快訊

不倫人夫代價太大!永野芽郁首露面「淚崩謝罪」

114會考/數學也傳作弊!3考生東張西望「想看隔壁答案」 34件因文具違規

影/這麼巧同一隊!宜蘭冬山龍舟競渡鹿埔村1日兩度沉船

核三南漂族落地生根 學歷薪水高成「恆春天龍人」?

核三廠員工約一成是恆春在地人,其餘多為「南漂族」,且幾乎都在恆春落地生根。記者劉學聖/攝影
核三廠員工約一成是恆春在地人,其餘多為「南漂族」,且幾乎都在恆春落地生根。記者劉學聖/攝影

核三廠員工約一成是恆春在地人,其餘多為「南漂族」,且幾乎都在恆春落地生根,他們具高專業知識,薪水比一般居民高,但長年處於封閉的工作環境,易被視為「恆春天龍人」,在國境之南成為另類的存在。

被戲稱為「末代廠長」的核三廠長高起,1984年進入台電,首站分發核三廠,一待40多年。他猶記得當初從台北提著行李隻身到核三報到的忐忑畫面,一路走來見證了恆春的變化及台灣核電技術的進步,如今卻要負起核三停機除役責任,感慨萬千。

陳姓員工雖退休5年,對核三廠仍有很深的情感。他25歲起到台電工作,中間待台北3年,其他35年都在核三度過。婚後太太跟著請調到恆春教書,夫妻在恆春成家立業,成為道地的恆春人。

他說,剛到核三時周邊還沒什麼開發,南灣只一家麵店、一家海產店,墾丁沒什麼遊客,許多道路是為了要讓大型機具進駐興建核三廠才舖設,建廠時幾千人投入,運轉後員工都在恆春生活、消費,為恆春帶來繁榮。

「核電員工跟大家都在同一艘船上」,他說,國際對核能安全有一套機制,台灣相關法令嚴謹,又有核安會等機關每日緊盯,雖曾發生事故,但核三員工兢兢業業做好核安,層層保護下,不致釀成大災。

核三廠所在的恆春鎮南灣里,里民擁核、反核都有,里長葉啟俊表態支持核電,但強調不是「無腦擁核」,他認為核電是專業問題,不該流於民粹。近日立法院通過核管法修正案,可讓政府更有彈性,當綠電等其他發電無法補上核電缺口時,可回歸使用核電。

葉啟俊說,過去核三廠發生大小事故,雖不致到輻射外洩,卻也嚇壞當地人,但歸根究柢是核三廠資訊封閉所致,並非技術層面問題。現在許多先進國家仍在使用核能,台灣在核能這塊應該也不輸其他國家。

另名退休人員表示,曾有人舉日本福島核災為例,萬一天災導致核能事故,台灣躲得過嗎?他認為,福島電廠是私人公司,廠方擔心斷然處置會損及公司利益,一拖延才使災情惡化;但台電是公家單位,若發現類似事情一定壯士斷腕,不可能放任輻射外洩發生,兩者立足點不同。

王姓居民則反核,他指出有些恆春人視核三廠為「恆春三害」之首,核三出事時大聲叫罵,除役前夕卻表現得「依依難捨」,根本是人格分裂。恆春斷層就在核三廠門口,外地人需要便宜的電,卻用恆春人的命去換,有些恆春人還拍手叫好,讓人費解,其中關鍵因素就是「錢」。別小看台電回饋金,這足以收買人心,一般百姓只要聽到沒有回饋金,一定馬上支持核三延役。

核三廠

延伸閱讀

核三廠停役前夕辦感恩茶會 員工回顧過往說到哽咽…

核三廠2號機停機 台電:排放白色水蒸汽勿慌

屏東縣長周春米:核三廠不可能直接延役或立刻重啟

恆春三害?財政金雞母? 核三與恆春人40年的愛惡交織

相關新聞

今正式非核 許宇甄:缺少穩定核電 台灣錯過AI發展機會

核三廠2號機將在今日下午開始降載、晚上10時解聯,18日凌晨零時前正式停機。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表示,堅持以綠能取代核能,高...

台東設陸域風力發電? 彭啓明:不鼓勵也不會支持

台東東海岸有廠商擬設置陸域風力發電機,引起當地居民反彈,立委陳瑩及莊瑞雄邀請環境部長彭啓明視察長濱鄉及成功鎮海岸,並聆聽...

台灣走入非核 朱立倫:沒電講什麼發展AI 「攏豪小欸」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為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街頭宣講反罷免,呼籲民眾出來投下不同意罷免票。朱立倫全程幾乎以閩南語宣講,他談到今...

陳其邁形容核三是「40年老車」 延役重啟需先取得社會共識

核三廠今晚停役,台灣進入「無核電時代」,高雄市長陳其邁今中午被問到如何看無核時代的電力供應,他提到未來台灣電力供應需配合...

賴瑞隆稱非核是朝野共識 李彥秀酸:對國民黨立場狀況外

核三廠今晚停役,台灣正式走入非核家園。民進黨立委賴瑞隆聲稱,非核家園是朝野共識。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表示,賴瑞隆對國民黨的能...

台灣進入無核電時代 賴瑞隆:非核家園是朝野共識

核三廠今晚停役,全廠進入廿五年除役期,台灣進入無核電時代。國民黨日前在立院推動三讀「核管法」修正案,新增核電廠運轉執照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