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班「出口太小」高雄半數運動選手高中選擇北漂

高雄連3年在全中運獲得總成績第五名,無法進入前三名,金牌數也是停滯不前,議員黃文志直指,高雄體育班設備老舊、器材不足,棒球、羽球及棒球等項目在國中階段培養人數眾多,高中銜接班數明顯變少,棒球落差最大,缺乏銜接機制導致選手往北部流動,已有半數學生遠赴外縣市升學,應通盤檢討。
市長陳其邁回應,會從經費、體育班設班數字及現在運動資源配置進行整體檢討,確實因為班級數或設施不足造成優秀人才外流是非常遺憾的事情,會請運發局與教育局合作進行長期培訓及補助。
黃文志今日在議會總質詢指出,高雄近3年全中運成績都是第五名,無法挺進前三名,從含金量回頭檢視,去年跟今年金牌都停留在40面,相較新北、台中等縣市低。
射箭選手出身的黃文志坦言,高雄運動設施跟北部有落差,各級體育班設備老舊,如左營高中傳統機械靶位及楠梓國中射箭場的設施都過於簡陋,遠不如北部高中;北部資源相對完善,不少選手高中選擇更好的訓練環境就讀。
國高中銜接機制失衡也是一大問題。黃文志依據羽球、游泳、舉重、桌球及棒球五項高雄得獎多的體育班級數分析,高中約比國中少一至兩班,尤其棒球最明顯,國中有七班、高中僅一班,高中「出口太小」,變相鼓勵選手去外縣市就讀。
「比例從18%急升至51%,高雄半數學生遠赴外縣市高中體育班升學!」黃文志說,國中學生體育班基礎培訓本來就不足,又加上沒有在地高中銜接培訓,高雄長期未通盤檢討整體制度,惡性循環造成體育人才流失,應建立訓練站補助制度、全面盤點運動類設班狀況,針對落差較大班級著手改善。
教育局長吳立森表示,近3年教育局已花7.8億元補助各校改善各項目基本設施,另在運動訓練站補助1億餘萬元,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看見成果。此外,集中資源部分,109年開始進行體育班資源整併及退場計畫,國中從49校減至 37校,國小44校減至26校,也在特定項目做重點培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