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還假於民「教師節、光復節」補假有譜 明年春節怎補班將再討論

69天仍走不出來!小S長文洩心聲 悲痛喊話大S:妳永遠在我心裡

不發一語…傅崐萁管家李慶隆躲一周上銬歸案 恐強制處分

體育班「出口太小」高雄半數運動選手高中選擇北漂

議員黃文志指出,高雄運動設施跟北部有落差,各級體育班設備老舊,如左營高中傳統機械靶位及楠梓國中射箭場的設施都過於簡陋。記者徐白櫻/翻攝
議員黃文志指出,高雄運動設施跟北部有落差,各級體育班設備老舊,如左營高中傳統機械靶位及楠梓國中射箭場的設施都過於簡陋。記者徐白櫻/翻攝

高雄連3年在全中運獲得總成績第五名,無法進入前三名,金牌數也是停滯不前,議員黃文志直指,高雄體育班設備老舊、器材不足,棒球、羽球及棒球等項目在國中階段培養人數眾多,高中銜接班數明顯變少,棒球落差最大,缺乏銜接機制導致選手往北部流動,已有半數學生遠赴外縣市升學,應通盤檢討。

市長陳其邁回應,會從經費、體育班設班數字及現在運動資源配置進行整體檢討,確實因為班級數或設施不足造成優秀人才外流是非常遺憾的事情,會請運發局與教育局合作進行長期培訓及補助。

黃文志今日在議會總質詢指出,高雄近3年全中運成績都是第五名,無法挺進前三名,從含金量回頭檢視,去年跟今年金牌都停留在40面,相較新北、台中等縣市低。

射箭選手出身的黃文志坦言,高雄運動設施跟北部有落差,各級體育班設備老舊,如左營高中傳統機械靶位及楠梓國中射箭場的設施都過於簡陋,遠不如北部高中;北部資源相對完善,不少選手高中選擇更好的訓練環境就讀。

國高中銜接機制失衡也是一大問題。黃文志依據羽球、游泳、舉重、桌球及棒球五項高雄得獎多的體育班級數分析,高中約比國中少一至兩班,尤其棒球最明顯,國中有七班、高中僅一班,高中「出口太小」,變相鼓勵選手去外縣市就讀。

「比例從18%急升至51%,高雄半數學生遠赴外縣市高中體育班升學!」黃文志說,國中學生體育班基礎培訓本來就不足,又加上沒有在地高中銜接培訓,高雄長期未通盤檢討整體制度,惡性循環造成體育人才流失,應建立訓練站補助制度、全面盤點運動類設班狀況,針對落差較大班級著手改善。

教育局長吳立森表示,近3年教育局已花7.8億元補助各校改善各項目基本設施,另在運動訓練站補助1億餘萬元,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看見成果。此外,集中資源部分,109年開始進行體育班資源整併及退場計畫,國中從49校減至 37校,國小44校減至26校,也在特定項目做重點培訓。

議員黃文志發現,左營高中傳統機械靶設施簡陋,不如北部高中。圖/議員黃文志提供
議員黃文志發現,左營高中傳統機械靶設施簡陋,不如北部高中。圖/議員黃文志提供
議員黃文志總質詢指出,高雄體育班設備老舊、器材不足,國高中體育班銜接有明顯落差。記者徐白櫻/翻攝
議員黃文志總質詢指出,高雄體育班設備老舊、器材不足,國高中體育班銜接有明顯落差。記者徐白櫻/翻攝
議員黃文志發現,高雄體育項目的國高中班級數銜接有落差,導致很多優秀選手不得不赴外縣市升學或受訓。記者徐白櫻/翻攝
議員黃文志發現,高雄體育項目的國高中班級數銜接有落差,導致很多優秀選手不得不赴外縣市升學或受訓。記者徐白櫻/翻攝

教育局 運動 體育

延伸閱讀

影/高雄警瓦解喪屍煙彈網絡 落網8男女...竟有3名通緝犯

高雄鼓山高中舉重隊全中運奪3金 雙首長喝采勉勵

獨/結婚2年生1女...疑不滿岳家頻挖苦 高雄抓漏工殺死妻

高雄人快改道! 國1北向岡山路段火燒車 回堵10公里

相關新聞

南電北送…高雄人要求電價正義「夏季不加價」 陳其邁也說話了

高雄地區今天中午電壓驟降,前鎮、楠梓科技產業園區及南科高雄園區等地受影響。議員李雅靜以「受災戶」身分發言說,火力發電占發...

受美國關稅衝擊大 南市汽機車零組件產業喊話政府協助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對出口產業造成的影響,台南市政府今日召開「台灣汽機車研發暨策略聯盟」訪視輔導會議,由市府副秘書長殷世熙主...

刺激生育!3歲以下幼兒醫師一對一照顧 屏縣5年逾萬名幼兒受惠

台灣出生率逐年下降,為了提高兒童的初級照護醫療品質,屏東縣政府衛生局自2020年起推動「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計畫」,透過幼兒...

高雄動物收容所近飽和…民代建議果園代養 市府這麼回應

高雄市2處動物收容所皆已接近收容臨界點,壽山收容所達243隻犬貓、燕巢收容所達645隻,2處皆達99%收容量,為減輕收容...

影/金門迎城隍「雨神」同行 3千信眾熱情不減

金門年度盛事「迎城隍」慶典今盛大登場,儘管天公不作美,數度下起大雨也澆不息民眾熱情。來自大陸、台灣及金門在地宮廟、神明、...

高雄高爾夫球場組自救會北上抗議 市府:理由站不住腳

高雄高爾夫球場土地遭市府收回後,原俱樂部成員組成自救會,今日到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抗議,稱高雄市政府應回歸法律體制、保障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