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石綿瓦清運 南市府盼中央補助

丹娜絲颱風過後台南處處可見石綿瓦廢棄物,尤其畜牧場和空屋災情慘重,民眾盼提供說明與安全協助流程,市府指出,有供免費束口型太空包,也擴增至每日8輛車以上負責清運;另,可辨別內容物垃圾袋政策,明起擴大試辦至永康六合、東橋里。
災區居民憂心說,偏鄉地區許多老屋仍用石綿瓦,這次大量石綿瓦破損,可能造成民眾吸入有害纖維,這是公共健康議題,別讓石綿瓦在村子裡成為無聲的威脅。
環保局解釋,有提供免費束口型太空包,指導民眾正確以潤濕方式拆除、單獨裝袋綁妥,原則上完成登記要清石綿瓦並正確裝袋後,3個工作天內清完,若清運人員發現未登記但有民眾在場的石綿袋,也會主動幫載運,另外,針對破損石綿瓦包括空屋,會展開主動巡查與列管。
截至29日市府已發放4280只太空包、受理3796件登記案,累計清運石綿達412.12公噸,環保局指出,原規畫每日3輛車負責清運,也擴增至8輛以上,將向中央爭取經費,對畜牧場等災損設施的石綿清理費用專案補助。南市勞工局則與勞動部職安署合作,於新營區公所設石綿屋頂修繕服務據點,提供施工安全指導、防塵口罩等防護物資。
此外,南市環保局去年起在永康區復華里、勝利里試辦「可辨別內容物垃圾袋」政策,破袋合格率達95%,每月垃圾量減少約18公噸,8月1日起擴大試辦至永康六合里與東橋里;有居民困惑是否須另買專用垃圾袋,環保局解釋,只要是可清楚看見內容物的透明或半透明塑膠袋皆可使用,例如裝早餐的塑膠袋、購物用的紅白背心袋等,也建議無法辨識內容物的袋子,仍可用來裝回收物,避免浪費。
環保局長許仁澤說,持續觀察民眾的配合度與分類成效,視執行情況再評估擴大執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