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蕨類王國」之稱 舉辦蕨類繁殖技術工作坊受歡迎

台灣有「蕨類王國」之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日前首度舉辦「蕨類繁殖技術工作坊」大受歡迎,專家說明蕨類植物不開花也不結果,以孢子繁殖後代,課程中實際操作頂芽狗脊蕨的不定芽無形繁殖技巧,參加民眾稱奇。
為推動原生蕨類植物保育,促進社區參與自然資源保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首度舉辦「蕨類繁殖技術工作坊」,邀請林業試驗所蕨類研究團隊黃曜謀博士授課,透過蕨類繁殖實務操作與知識分享,引導社區民眾認識原生蕨類的生態價值與繁殖方法,推動社區在地資源產業化,發展山村綠色經濟。
工作坊課程結合社區居民生活經驗,介紹原生蕨類生態,配合有性及無性繁殖實作技術教學,吸引大雪山林業生產合作社、台中市林業生產合作社、苗栗縣麻必浩部落發展協會、南勢社區、興隆里社區、大雪山社區等社區民眾報名參加。
黃曜謀說明,蕨類植物不開花也不結果,以孢子來繁殖後代,課程中介紹蕨類孢子採集方式,實際操作頂芽狗脊蕨的不定芽無形繁殖技巧,初次接觸蕨類培育的社區人員好奇更專注。
林業保育署台中分署表示,台灣有「蕨類王國」之稱,轄屬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至少有21科158種蕨類植物,其中台灣特有種及中高海拔才得見的台灣瘤足蕨、台灣鱗毛蕨、大葉玉山茀蕨、川上氏擬鱗毛蕨,在園區內皆可常見,還有全世界只有在喜馬拉雅山東部及台灣中海拔可以看到的孑遺植物稀子蕨,以葉軸上長出小拳頭般的不定芽進行無性繁殖,是少數具有特殊生殖方式蕨類。
台中分署表示,期待能運用豐富的蕨類資源,培養一批具保育意識與行動力的在地居民與環境工作者,透過推動原生蕨類產業化,讓社區在參與保育的同時,也能將自然資源轉化為地方特色,發展山村綠色經濟,未來透過工作坊的推廣與後續培育行動,盼能串聯社區與學術能量,讓珍貴的原生植物得以延續其生命力,持續在地扎根茁壯。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