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民代要求假牙補助擴大到65歲 縣府回應了

新竹縣議員上官秋燕今天在新竹縣議會總質詢,關注長者假牙補助及縣民殯葬等重要議題,縣長楊文科說明,目前已針對中低收入長者提供假牙補助,是否擴大範圍,將考量財政狀況,請社會處與衛生局研議;「新竹縣殯葬管理自治條例(草案)」正修訂中,將參考台中市做法,讓禮廳、靈堂可在距離殯儀館一定距離內設置,符合時代需求。
上官秋燕質詢關心假牙補助議題,她指出,假牙裝置費用非常昂貴,近年來隨物價又上漲了,裝置費用對許多經濟狀況不是太好的長輩來說,是很重的負擔,甚至裝不起,因此,她建議補助範圍擴大到65歲以上或70歲以上縣民,更好地照顧長者。
楊文科答詢,政策推動須考量財源是否足夠、實施方向和對象的限制等等,縣府會慎重考量研究,只要對人民有利的事,就會勇於推動。社會處說明,假牙屬健保不給付項目,如長期缺牙,恐影響營養攝取,增加罹患慢性病風險,縣府依據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所訂定的「中低收入老人補助裝置假牙實施計畫」辦理中低收入戶老人裝置假牙補助,符合資格者,若同一顎已取得相同補助項目者,5年內不予重複補助。
上官秋燕也關注就近治喪政策,她指出,新竹縣無縣立生命園區,導致很多縣民被迫到外縣市治喪,只能付出更高的費用,非常不公平。她希望「新竹縣殯葬管理自治條例(草案)」能修訂,讓鄉鎮市的殯葬設施其一定距離內,可以設立禮廳、靈堂,方便民眾。
民政處長陳建淳說明,目前公立殯葬設施太少,量能不足造成縣民要到外縣市治喪。縣府已加緊就近治喪腳步,協助關西、竹東、新埔等鄉鎮做規畫,同時縣府團隊已參訪台北觀摩取經,現今觀念已不再把治喪當成嫌惡設施,縣府將參考台中市做法,修訂在自治條例中,讓殯儀館場所一定範圍內,能設立禮廳、靈堂。陳建淳也強調,未來設立的禮廳、靈堂,一定要是明亮、乾淨、舒適,符合民眾需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