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半導體關稅何時宣布?川普揭可能時間點 再提台積電計畫投資3千億美元

不念金了!少林寺換住持「沒收手機禁止娛樂」 爆和尚離職潮

川普要台積電入股英特爾? 他急喊「不能讓」:20%就吃下去吧

防洪靠全民分擔 新北推透水保水建築、設施抽查不手軟

新北市2016年率先制定「透水保水自治條例」,要求1公頃以上的公私建築開發案必須設置滯洪設施,並達到時雨量80毫米「基地零出流」的標準,成為全台少數以自治條例實施防洪機制的縣市。記者張策/攝影
新北市2016年率先制定「透水保水自治條例」,要求1公頃以上的公私建築開發案必須設置滯洪設施,並達到時雨量80毫米「基地零出流」的標準,成為全台少數以自治條例實施防洪機制的縣市。記者張策/攝影

隨著都市化快速推進,農田、草地與森林等自然滯洪空間逐年消失,市區積淹水風險升高。為加強開發行為的防洪責任,新北2016年制定「新北市透水保水自治條例」,要求公共設施用地或建築基地開發時,須設置透水保水設施,達到時雨量80毫米「基地零出流」標準。豪大雨過後會隨時抽查社區操作紀錄,有社區擅自變動滯洪設施遭罰。

為強化執行,新北市政府委託水利技師公會進行開發案件的圖說審查與現場查核。公會理事長凌邦暉指出,凡面積達2000平方公尺以上的新建案均須由公會進場查核,如何「進水、滯洪、排放」的設計與動線控制極為關鍵。他強調:「審查並非只是紙上作業,而是要提前檢討基地與周邊的排水關聯,避免系統性錯誤。」

凌邦暉表示,審查作業一般須於30個工作天內完成,過程中常遇承辦技師對制度不熟、計算錯誤或未設置滯洪設施等情形,法規解釋也因各地略有不同,新北市條例雖無中央母法支撐,但地方自治條例規範已相對完整。他說:「我們是站在協助立場,協助建築師與營造單位理解設施背後的效益與功能。」

然而,真正的挑戰往往出現在建築完工後。凌邦暉指出,許多建案雖按圖施作,但完工移交社區後,部分管委會因誤解滯洪池無實際效用,甚至私自填平或擅改使用,嚴重影響防洪功能。新北市每年隨機抽查約120件建案設施使用情況,近年亦查獲多起社區私自變動滯洪池、違規封閉雨水回收設施的案例,依法開罰。

為提升後續維護管理與民眾防洪意識,水利技師公會每年於4至6月間與新北市府合作辦理社區宣導會,向建商與社區管委會說明滯洪設施設計原理與維護方式,並協助建商於交屋時提供完整設施使用手冊與移交清冊。

「都會區防洪不是政府一肩扛,而是每個開發者、使用者都要分擔。」凌邦暉表示,當每個基地都能吸收應有的雨水負荷、並維護設施常態運作,自然能分散區域排水壓力,讓水「停留在該停的地方、不該出來的就不會出來」,這才是真正落實社區自主管理與防災韌性。

新北 建築師

延伸閱讀

一舉兩得!新北推校園滯洪池解淹水困境 民代籲強化整合既有排水設施

不滿反映磁扣感應不良未處理 他怒撕管委會公告代價罰金3萬

新北汐止少福營隊21人遊北海岸 認識自己和社區

新北客家園區20周年慶 從音樂、餐桌到原創IP玩「新客覺醒」

相關新聞

超大雷雨炸北市...文山區破百毫米 防災三級開設

受到強對流雲系發展影響,台北市今天下午大雷雨,信義文山等區時雨量驚人,台北市災防辦表示,雨量主要集中在文山、信義、內湖、...

不想人擠人來這裡!大稻埕夏日節隱藏版賞煙火熱點曝光

大稻埕夏日節明登場,如不想擠進大稻埕碼頭人擠人,北市工務局衛工處特別推薦隱藏版賞煙火熱點迪化汙水處理廠休閒運動公園的跨堤...

蘆洲湧蓮寺廟口禁擺攤惹議 攤商憂斷生計…公權力今進場

蘆洲湧蓮寺廟口商圈近日爆發禁設攤爭議,新北市場處以公安疑慮為由,自7月31日起禁止蘆洲成功路161號前方騎樓攤販設攤,引...

到新店為羅明才助講 謝龍介酸:賴清德現在找不到樓梯下來

國民黨立委謝龍介今晚到新北新店,為立委羅明才站台助講,謝笑稱,他一生監督賴清德總統一人,賴民調直直落,擔心賴沒頭路,他也...

北市大安區自建案遇畸零地住戶陳情 盼合蓋也憂生活空間剩5坪

北市一處停車場改建案引發周邊2棟畸零地住戶陳情,兩者間的2.2坪土地所有權人不願意,畸零地住戶盼能納入合併開發,也憂未來...

北市「公益愛心平台」周年!逾1400萬捐款 蔣萬安感謝無名英雄助弱勢

北市社會局去年初推動「公益台北愛心平台」幫助弱勢,捐款累積1400多萬元,今天舉辦感恩會,市長蔣萬安也出席該活動感謝這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