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平溪菁彩萬分 青年返鄉共創新未來

企業投入推動偏鄉創生,讓青年得以扎根,長者獲得照顧,地方擁有未來。 圖/觀天下有線電視提供
企業投入推動偏鄉創生,讓青年得以扎根,長者獲得照顧,地方擁有未來。 圖/觀天下有線電視提供

平溪,一個曾因煤礦興盛、如今以觀光聞名的山城,也是台灣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根據統計,平溪區的高齡人口比例超過四成,遠高於全國平均。年輕人口的流失,使得社區長期仰賴長照據點與共餐服務來維繫長者的日常生活。然而,這片擁有豐富自然景觀與深厚歷史文化的小鎮,並不願就此沉寂。

長期關注地方發展與弱勢照護的明緯公益基金會,看見平溪的困境與潛力,自2024年起便積極投入資源支持「平溪家」照顧據點,協助改善長照環境與設備,並推動在地關懷行動。

2025年端午節前夕,明緯公益基金會更攜手新北市平溪區公所、菁桐坑文化觀光發展協會與平溪老人會,共同策劃【粽情平溪 菁彩萬分─青年返鄉之旅】系列活動,開幕當天限定舉辦「端午包粽體驗」,邀請各界民眾與長輩一同動手傳承節慶文化,場面相當熱鬧。

這次也特別訪談六位返鄉深耕的在地青年,他們分別投身蜂蜜品牌創業、老屋改造民宿經營,以及延續三代農耕精神開創特色農產等。透過故事策展形式,呈現返鄉青年如何以創新回應在地需求,翻轉社會對「返鄉」的既定想像,並以行動為平溪注入不斷湧現的創生能量。

活動期間,除了有匯聚地方特色的市集、「菁桐女路」導覽行程,亦與菁桐觀光發展協會及商圈業者合作,推出「SDG 500元抵用點數」,鼓勵民眾支持在地店家、實踐永續行動,同時促進觀光與文化資源的活絡與可見度,實現多方共榮與資源共享。

SDG集團永續長王憲政表示,相信企業參與地方創生的價值不僅在於資源的投入,更在於長期陪伴與共創的承諾。返鄉,是一場關於信念與行動的選擇,讓青年得以扎根,長者獲得照顧,地方擁有未來。

SDG集團暨明緯創辦人林國棟表示,【粽情平溪 菁彩萬分】以實際行動回應高齡社會與青年返鄉的社會課題,展現企業、公部門與在地社群攜手合作的具體成果。而透過民間力量與公部門協作,如同這次明緯公益基金會所推動的系列活動,正是讓這些選擇不再孤單、讓地方創生能夠落地生根的重要契機。

平溪區區長李天民表示,感謝明緯公益基金會長期對平溪的關注與投入,也感謝在地各單位的通力合作。這次活動不只是節慶慶典,更是一場深具意義的地方創生實踐,看見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返鄉,我們對平溪的未來充滿希望。

平溪區老人會理事長林珂竹也指出,長者的生活需要陪伴與關懷,而這次包粽活動讓長輩們不僅動手參與、也重拾節日記憶,與年輕世代的交流更是讓人感動。這樣的活動正是社區凝聚力的展現。

返鄉青年代表吳明賢則分享,每位返鄉的青年都有自己的故事與堅持,但我們的共同點,是都用行動在讓家鄉變得更好。我認為,返鄉不該是帶著悲觀的情緒去「拯救」家鄉,而是要帶著希望的眼光去重新看見家鄉的美好。在社區裡,每個人都可以是彼此的依靠和支持,透過一點一滴的努力,一起完成一個個小小的心願,這才是真正的共好。

青年 平溪 公益

延伸閱讀

在大陸換心肝被酸爆!TANK神隱多時回應開嗆了

推動微笑山線觀光 新北平溪嶺腳至望古瀑布環境改善中

新北迎世壯運 觀旅局推4大景點優惠體驗

用愛呵護珠蔥長大 五分地耕出「媽媽的味道」還登上五星餐桌

相關新聞

北市YouBike酒駕未記點 1年取締破200件沒人被停權

北北桃推出YouBike記點新制,議員發現,北市警方開罰逾200件騎YouBike酒駕,交通局卻沒記點,等於無人遭停權,...

新北防災士1萬人遭疑比率低 消防局:已是全國最多

近日天災人禍不斷,三峽發生重大車禍,能夠參與救災與救護的防災士議題再起。新北市防災士目前約1萬人,議員指出,占總人口0....

北市忠孝東路 民代批一路多制 交通局允個案評估改善

民團疾呼機車平權,北市忠孝東路長達10公里,有的區段機車可行駛內線左轉,有的卻要強制待轉,議員批「一路多制」,要騎士騎S...

廣角鏡/福隆沙雕季 迪士尼迎賓

2025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今年打造「迪士尼仲夏歡樂祭」主題沙雕展,昨起到至9月30日在福隆海水浴場登場,展期130天,1...

侯友宜向卓榮泰請命 「解決人民痛苦」

行政院統刪地方一般性補助,新北市長侯友宜昨向行政院長卓榮泰請命,有很多「甘苦人」需要社福、教育支持,要解決人民痛苦,把人...

慘!新開幕龜吼漁夫市集萬里蟹及蝦死損失慘重 顧客抱怨吃不到

新北市萬里區龜吼漁夫市集4月27日才新開幕,市長侯友宜來剪綵,近日業者抱怨海水供應不穩定,有時更沒水,很多活海鮮魚蝦蟹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