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磚雨隱憂 北市外牆安檢申報不到2成

台北市外牆剝落案每年逾百件,成為街頭的不定時炸彈。明年底前商業區、30年11樓以上建物需完成外牆安檢申報,但至今為止申報數不到2成,議員憂依目前進度恐需16年才完成。另,北市外牆剝落「累犯」多,5年超過2次以上外牆剝落的危險大樓有21棟。建管處允諾會重新清查。
市議員何孟樺調閱資料,依建築法都發局於2023年公告,商業區、30年以上逾11樓建築明年底前需完成外牆安檢申報。目前包括此公告、還有曾磁磚掉落未達11樓建物等,需安全診斷大樓2534棟,以大安區最多,目前僅完成475棟申報,比率不到2成。若以北市近2千棟大樓量來算,以過去平均一年93件速度,等同需花16年才能申報完成。
「很困難,不過持續努力當中。」建管處長虞積學坦言,速度應該加快,今年開始,北市府會依不同區段分級直接進到社區內輔導。
不過何孟樺也發現,已完成申報的老舊大樓,竟有高達57%需修繕,需修繕名單中,竟有列管時間長達4年之久,質疑市府疑行政怠惰,放任磁磚雨隱憂。
建管處坦言,因多數管理委員會存在資金不足或需籌編外牆修繕預算等情形,導致修繕期程較長。
「大家就是在賭不出事,市民提心吊膽」。何孟樺調閱資料也發現,北市外牆剝落「累犯」多,5年內超過2次以上危險大樓有21棟,多棟大樓一年內發生2次以上外牆剝落意外。
她說,北市某社區申請外牆拉皮,經費要600萬,市府僅補助240萬,每個住戶要出72萬,維修成本高,老公寓住戶難以負荷,針對有公安疑慮的老舊大樓,應該加碼補助,加速更新速度及誘因。
建管處表示,申報比率低困境,若明年底前未完成申報作業,將依「北市建築管理自治條例」第31-1條規定,處建物管理委員會、管理負責人或所有權人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連續處罰。為加速申報進度並提升申報率,近期將建築物依道路寬度分三類區間(70米以上、40至70米、30至40米),分區推動並加強重點輔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