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公幼海嘯/全數招滿 熱門幼兒園「軟實力」打動家長

越戰結束50年:橙劑毒害殘留至今,美國不負責?

又一專家指證性虐待!精神醫作證:「剴剴」眼神空洞、有憂鬱症

影/太平長龍路蜿蜒事故多 警增減速線、太陽能LED標誌

台中市太平區長龍路沿線多為蜿蜒山區道路,長期以來是重型機車愛好者聚集的熱門路線,但因車速過快、視距受限,自摔事故頻傳,市警局與交通局合作,陸續增設視覺化減速標線、輔2標誌加裝LED閃爍燈,今年迄今該路段車禍已下降約三成。

台中市警局交通大隊與市府交通局合作,針對太平區長龍路因道路蜿蜒,自摔事故頻傳,進行改善,市警局在今年2月時,即在道安會報建議,彎道導引輔2標誌上加裝LED閃爍燈、視覺化減速標線,強化警示效果,以提高行車安全。

交大指出,交通局在本月18日在長龍路35.5K彎道處,設置太陽能輔2LED導引標誌、視覺化減速標線,有效提升行車警示效果。

交大統計,今年1至3月長龍路段交通事故共計發生28件,較去年同期42件減少14件,事故件數下降約33.3%,其中以彎道未減速肇事最為明顯下降,下降原因判斷是與巡邏見警率提升有關,未來標誌、標線強化後,將再觀察是否有成效。

台中市警察局長李文章說,未來視成效逐步擴大推廣至其他地區,持續與交通局保持密切聯繫,定期追蹤交通數據、分析事故原因及檢視改善成效,期盼各項改善作為能迅速且確實落實,確保用路人行車安全,讓每一位民眾都能平安返家。

交大大隊長鄭鴻文呼籲,行駛山區彎道路段時,請駕駛人務必提前減速,控制車速,遵守車道規定,注意視線死角,適時使用喇叭提醒對向來車,保持安全車距,避免搶快超車。遇天候不佳時,應開啟頭燈提高能見度,隨時保持警覺,共同守護自身與他人行車安全。

台中市太平區長龍路蜿蜒,常傳自摔,交大與交通局合作,除提高見警率外,也在導引輔2標誌加裝LED閃爍燈,以及視覺化減速標線。圖/台中市交大提供
台中市太平區長龍路蜿蜒,常傳自摔,交大與交通局合作,除提高見警率外,也在導引輔2標誌加裝LED閃爍燈,以及視覺化減速標線。圖/台中市交大提供
台中市太平區長龍路蜿蜒,常傳自摔,交大與交通局合作,除提高見警率外,也在導引輔2標誌加裝LED閃爍燈,以及視覺化減速標線。圖/台中市交大提供
台中市太平區長龍路蜿蜒,常傳自摔,交大與交通局合作,除提高見警率外,也在導引輔2標誌加裝LED閃爍燈,以及視覺化減速標線。圖/台中市交大提供
台中市太平區長龍路蜿蜒,常傳自摔,交大與交通局合作,除提高見警率外,也在導引輔2標誌加裝LED閃爍燈,以及視覺化減速標線。圖/台中市交大提供
台中市太平區長龍路蜿蜒,常傳自摔,交大與交通局合作,除提高見警率外,也在導引輔2標誌加裝LED閃爍燈,以及視覺化減速標線。圖/台中市交大提供

交通事故 台中市 標誌

延伸閱讀

元晶 太陽能轉單來了

大雨淹水…LED警示牌卻還在測試 桃議員批:裝心酸的?

世壯運/5賽事預期影響交通 田徑跑上市民高架道路

大型車內輪差易釀禍 中警今年辦15場「指差確認」宣導

相關新聞

桃園重大車禍!67歲男駕車撞八德區公所前 2行人無心跳

桃園市八德區公所外驚傳重大車禍,一對年約70歲老夫妻今上午約11時駕駛休旅車自三元宮中山路往大溪方向行駛,經過中山路與興...

轎車逆向撞聯結車2人棄車落跑 路人見義勇為當場抓到1個

22歲蘇姓男子今天凌晨開自小客載與張姓友人行經基隆七堵區明德一路、自治街口時,突失控逆向行駛迎面撞上聯結車,車頭凹陷,聯...

影/台中男未繫安全帶遭取締 向警咆哮要「異議表」下場慘

台中市劉姓男子在19日時邊開車邊抽菸,還沒繫安全帶,警員攔停要告發,劉男不服取締,拿出手機蒐證,還不斷要求警方提供「異議...

暴衝逆向撞公所!桃園無辜2行人遭撞命危 驚悚畫面曝光

桃園市今上午一名67歲陳姓男子駕車載著71歲趙姓女性友人,自八德區中山路往大溪方向行駛,不明原因車輛發生暴衝,偏離車道衝...

夫妻檔領鉅款不是被詐騙 是要買黃金 警方阻詐變護鈔

屏東縣里港警分局九如分駐所日前中午接獲郵局通報,疑有民眾遭詐騙,臨櫃提領288萬元,請員警到場關懷,警獲報後了解才發現夫...

避免下一個剴剴 議員許淑華提訪視員警陪同、社工獎勵制等3建議

男童「剴剴」涉被保母劉彩萱、劉若琳凌虐致死,台北地院國民法官法庭昨傳喚專家證人,醫師證言重現「剴剴」受虐,有旁聽民眾聽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