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清理慢 彭啟明目睹亂象 嘉義光電板就地破碎遭罰

丹娜絲颱風重創嘉義縣6座滯洪池光電案場,災後1個多月又碰上楊柳颱風,1家外商經營的義竹鄉新庄、鹿草鄉荷包嶼2處滯洪池光電場,廢棄光電板堆置陸地並擅自就地破碎塑膠浮板,連續被罰累計達600萬元,環境部昨限期19日前改善,否則再重罰。學者表示,災後的光電亂象就是事前未做環評的後遺症。
環境部昨在嘉義縣環保局設立災後復原南部辦公室,部長彭啓明結束揭牌儀式後,順道至義竹新庄及鹿草荷苞嶼2滯洪池視察,不料業者竟在現地破碎塑膠浮板,依違反廢清法將開罰。此外,義竹鄉溪墘滯洪池受損光電板,也因暫存地點未保持整潔,未有防止汙染滲漏,環保局6日罰百萬元,昨已覆蓋帆布完成改善。
義竹新庄、鹿草荷苞嶼2滯洪池光電場清運進度緩慢,由同一個泰國業者經營,業者將清運工作委託台灣廠商,因光電浮板重量輕、體積大,載運成本過高,業者向台糖公司承租土地暫置光電板,並架設破碎機,直接在現地破碎光電板,用太空包裝袋。
環境管理署科長林書泓說,清運業者曾詢問意見,想在現地清洗光電板,但為了不讓民眾有疑慮,已阻止清洗及破碎等動作。
義竹鄉長黃政傑表示,不支持業者就地破碎,憂心塑膠微粒會飄散、混入農地,應載去專門處理場地處理才對。
環境部長彭啓明說,政府願意提供技術支援,但業者態度不夠積極。光電場清運緩慢第一次開罰100萬元,第二次開罰200萬元,泰國業者經營義竹及鹿草共2個案場,累計開罰600萬元,限期8月19日前改善,若未改善每個案場將再開罰300萬元。
台大環工所兼任助理教授劉銘龍表示,當初這些光電場若先做環評,就會要求業者交代將來浮筒式光電板廢棄時,該送去何處、怎麼處理,不致有如今暫時找地堆置、自行破碎的亂無章法,也顯示業者去化光電板遇到瓶頸。
他說,目前正值颱風季,政府除了開罰,也應協助解決問題,例如代為尋找不汙染環境的廢棄光電板暫置場,用安全、環保的作法把衝擊減到最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