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楊柳「自由過山」不怕中央山脈!專家:東部首當其衝 南部千萬別低估

楊柳颱風眼清晰!暴風圈今晨6時觸陸風雨加劇 最快中午前登陸台東

楊柳開眼 登陸前達最強!台東嚴防颱風眼附近「毀滅性強陣風」

比疫前暴增數百倍!北市毒駕今年已逾400件 刑大曝這毒品成主因

大安區日前發生一起車禍造成6車損毀、2人受傷,疑「毒駕」釀禍。而毒駕案件急遽上升,今年截至6月已逾400件暴增數百倍。議員指出,除與法條修定外,也與新興毒品「喪屍煙彈」普及化有關,但該毒品代謝快恐讓嫌疑人有僥倖之嫌,呼籲應導入唾液快篩技術,縮短時間與人力負擔。

刑大表示,現已與台大「毒品唾液快篩檢驗計畫」研究團隊合作,進行毒品唾液快篩檢驗計畫初步實地測試,以結合AI演算法、生物辨識技術等方法,將科技檢驗導入緝毒領域,提供打擊毒品濫用與查緝毒駕行為的新科技工具。

根據統計,毒駕案件自疫情後急遽攀升,過去每年僅3至5件,2023年上升至32件,去年更暴增至349件,成長近11倍,今年截至6月更已飆升到431件,短短數年間暴增數百倍,顯見毒駕已不再是零星個案,更是威脅交通安全的重大隱患。

議員曾獻瑩指出,毒駕案件數暴增原因,除「刑法」認定標準放寬外,新興毒品「喪屍煙彈」大量流通更成主因,違法業者以填充菸油、電子煙外型偽裝販售並稀釋加工壓低成本大量批發,達到隨身攜帶便利性,但內含主成分「依托咪酯」會導致不定時的肌肉痙攣、認知障礙、嚴重干擾判斷力與操作能力,極易釀成事故。

曾獻瑩說,「喪屍煙彈」藥效代謝快、現場難以即時檢出,造成執法斷點及吸食者僥倖心態,但目前毒駕取締仍以尿液檢驗為主,須帶回警局採樣、送驗,常需數日才能出具報告,不僅延誤處置,也耗費警力,呼籲市府加速導入唾液快篩技術,具備非侵入、快速反應等特性,現場5至10分鐘內即時判讀結果,可大幅提升執法效率,降低偽造與誤差風險。

北市刑大表示,現行執行臨檢盤查發現疑毒品證物,員警能使用各類毒品初驗試劑進行毒品初步辨識,車輛駕駛人、乘客疑有毒品氣味、外觀舉止異常或目視可即發現毒品等客觀事實,即可盤查倘快篩試劑呈現陽性反應,即依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偵辦,後續採集尿液檢驗,若報告含有毒品成分數值,即屬毒駕行為,依刑法公共危險罪送地檢署,並舉發吊扣駕照。

※ 珍愛生命,向毒品說 NO!毒品危害防制諮詢專線 0800-770-885

根據統計,毒駕案件自疫情後急遽攀升,過去每年僅3至5件,今年截至6月已飆升到431件,短短數年間暴增數百倍,顯見毒駕已不再是零星個案,更是威脅交通安全的重大隱患。圖/AI生成
根據統計,毒駕案件自疫情後急遽攀升,過去每年僅3至5件,今年截至6月已飆升到431件,短短數年間暴增數百倍,顯見毒駕已不再是零星個案,更是威脅交通安全的重大隱患。圖/AI生成
大安區日前發生一起車禍造成6車損毀、2人受傷,疑「毒駕」釀禍,議員指出,除與法條修定外,也與新興毒品「喪屍煙彈」普及化有關。記者廖炳棋/翻攝
大安區日前發生一起車禍造成6車損毀、2人受傷,疑「毒駕」釀禍,議員指出,除與法條修定外,也與新興毒品「喪屍煙彈」普及化有關。記者廖炳棋/翻攝

毒駕 新興毒品 唾液快篩

延伸閱讀

影/三重警匪追逐抄捷徑攔下權利車 無照男車上還被搜出毒品

獨/遭老闆囚禁五星飯店持「私密照」威脅不准跑 北市警3小時救出

高雄男深夜逆向撞路旁13輛機車 警查獲毒品送辦

影/男子肇事追撞汽機車後送醫 明知警方在場還在廁所用毒被逮

相關新聞

謝宜容走公務通道 北律道歉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前分署長謝宜容因貪汙案前天到新北地方法院開庭,庭後卻由台北律師公會秘書以門禁卡打開公務通道,讓謝...

婦人醫院內離奇消失8年 宣告死亡

許姓婦人二○一七年在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照顧生病丈夫,凌晨上廁所後離奇失蹤,人間蒸發八年,家人用盡方法找不到,向雲林地方法院...

刑事局警官「88會館」吃4000元套餐沒報備 他遭記申誡打官司結果曝光

時任刑事警察局偵查第一大隊偵查正黃立恒因出入88會館接受不當飲宴且沒有報備,被刑事局記申誡1次,黃不服,提行政訴訟,主張...

豐原一家五口命案租屋處喪宅垃圾服務清理 鄰居:看得出全家人節儉

豐原王姓一家五口命案疑遭詐騙暴力,李姓女團購主被檢方列為嫌疑人聲押禁見獲准,這家人租屋處連日被整理後,豐原清潔隊派車協助...

台東警局霹靂小組新購戰術頭盔 戰力升級更安全

應治安事故及反恐等重大事件任務需要,台東縣警察局保安大隊霹靂小組(SWAT)購置全新戰術頭盔,充實裝備,提升戰力,強化執...

「創意私房」翻版!5F自拍網涉放兒少性影像 押3人

號稱有上萬部免費素人自拍、成人影片的「5F自拍網站」,涉非法上傳多部兒少性影像,宛如「創意私房」翻版,橋頭地檢署指揮高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