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男路旁尿尿接到罰單 圖像清晰還有特寫 網友:高畫質連鳥都不放過

男神朴寶劍「零偽裝」現身台灣街頭 粉絲見一幕笑:小看高雄太陽了

頎邦科技空汙造假 公司罰1500萬、3員工判刑 法官:頎邦責任重大

半導體封裝測試的頎邦科技3名環安人員被控偽造空氣汙染排放數據,包含利用監測系統的模擬功能來產生虛假數據,以及手動修改檢測值使其符合許可範圍,最終導致公司在季度申報時提交了不實的報告,新竹地方法院依違反空汙法判6月,併科罰金20萬,而頎邦科技因其受僱人執行業務犯申報不實罪,遭判處1500萬罰金。

判決書指出,頎邦公司力行廠持有科學園區核發的固定污染源操作許可證,需符合規定的排放標準,包括揮發性有機物總排放量須低於0.6(kg/hr)、全年削減率需大於50%、全年廢氣排放量最大550(m3/min),應定期向環保局申報,林姓、葉姓及陳姓3名環安人員從2020年至2023年3月間,聯合造假、篡改監測數據,並將不實數據申報至新竹市環保局。

其中,P001、P004管道的VOC監測系統被加設「流量及濃度上下限」,超出範圍的數值會自動生成範圍內數據,製造符合許可證的假象。另P002、P003、P005、P006管道的電子巡檢系統數值亦被調整,超出許可範圍的檢測值遭修改,使「洗滌循環水量」、「PH值」、「廢氣與廢水排放量」等欄位呈現符合規定的數據,並將不實數據上傳至頎邦空汙季報,並自該廠傳送不實監測數據至新竹市環保局。

法院審理發現,該電子化系統記錄若數值不在許可範圍內將無法上傳或歸檔,導致實際異常數據無法留存。

法官審酌,頎邦具相當規模公司,人力、物力充沛,卻在空氣汙染防制紀錄上,使受雇人在執行職務時得以不實登載,不論是VOC監測系統中加設數據模擬功能,最終長時間生成不實數據,或將系統設定為不符許可證範圍內的數值無法歸檔,一旦重新輸入符合許可證範圍內的數據歸檔結案,原先數值即遭覆蓋,而從未留存任何不符前揭許可證範圍的真實數值,系統設定或內部稽核顯然失當。

此外,林姓、葉姓及陳姓3名環安人員申報不實犯行,更因為頎邦各該數據留存方式,無從於事後確實查考該廠超逾許可範圍,嚴重影響新竹市環保局對空汙申報的管理。這三人犯行之行為情節非微,尤以被告頎邦公司責任重大,依空汙法判6月,併科罰金20萬,可易科罰金。頎邦科技因其受僱人執行業務犯申報不實罪,遭判處1500萬罰金。

竹科半導體封測大廠頎邦科技的環安人員涉嫌從2020年起利用數據模擬功能或手動將監測值調為合法範圍,被檢警調及環保單位合作查獲。圖/檢方提供
竹科半導體封測大廠頎邦科技的環安人員涉嫌從2020年起利用數據模擬功能或手動將監測值調為合法範圍,被檢警調及環保單位合作查獲。圖/檢方提供
新竹科學園區封測大廠頎邦科技3名環安人員涉嫌從2020年起,將空汙排放數據造假向新竹市環保局申報,被新竹檢方依空汙法提起公訴。圖/檢方提供
新竹科學園區封測大廠頎邦科技3名環安人員涉嫌從2020年起,將空汙排放數據造假向新竹市環保局申報,被新竹檢方依空汙法提起公訴。圖/檢方提供

頎邦 空氣汙染 環保局 半導體

延伸閱讀

去函要求政院檢討罷免失敗?總統府:王鴻薇移花接木公然造假

為地方環保局請命 彭啓明:盼縣市首長多給「媽媽關愛眼神」

高雄興達電廠3、4號機組不運轉 仍買燃煤儲放導致自燃惹議

學習歷程造假高中生錄取成大醫學系 成大回應了

相關新聞

疑似酒後為毒品交易起口角 街友慘遭友人打死

花蓮縣吉安鄉化仁海堤11日出現一具男屍,警方調查確認是61歲游姓街友,發現他身上有遭毆打傷口,懷疑死因不單純。連日調查查...

追查逃妻下落溺殺2人!沈文賓判死定讞 提再審遭高院駁回

男子沈文賓涉擄走妻舅的女友等2人後,將2人溺斃棄屍,最高法院於109年間判處沈文賓死刑定讞。沈文賓聲請再審及停止刑罰執行...

全國首例!士林分署辦加密貨幣專場 首度拍賣USDC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士林分署將在8月19日上午10時,在一樓拍賣室舉辦「加密貨幣專場拍賣會」,公開拍賣遭查扣的泰達幣(USD...

男子遇攔查駕車逃竄 衝撞員警成傷妨害公務判6月

新北市一名凃姓男子去年5月3日晚間駕車,遭三峽警分局三峽派出所張姓員警攔查,卻拒不停車還加速駛離,雙方追逐至中正路、光明...

台中西區車禍增15% 勤美商圈、台灣大道、忠明南路是熱點

台中市西區近期交通事故頻傳,第一警分局統計,今年1月至7月即有1641件,較去年同期增加219件,增幅約15%;易肇事路...

台中惡劣繼父性侵兩姊妹 從國小犯行到大學 小姊妹怕家庭破裂隱忍

台中市一名冷氣業者與育有兩名未成年姊妹的單親媽媽結婚,但男子不顧自己是繼父身分,從2016年開始,就對兩姊妹性侵,一路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