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年條款生效!白營7立委明年離任 黃國昌曝「未來規劃」:更重要戰鬥位置

中職/妹妹債主喊還錢 岳東華、岳少華、岳政華發聲明

離譜!板橋火車站傳墜軌意外 男低頭滑手機踩空墜軌恐臨高額罰款

我離失智有多遠? 「博恩醫師爸」腦齡預測併運動訓練 助6旬翁腦齡少3歲

68歲民眾楊先生(左)初次檢測時,腦年齡比實際年齡老4.6歲,他積極採取地中海飲食,還實際到地中海生活40天,體驗生活模式,並在愛腦中心接受訓練,2年後再檢測,腦齡不但未惡化,還減少3.1歲。記者林琮恩/攝影
68歲民眾楊先生(左)初次檢測時,腦年齡比實際年齡老4.6歲,他積極採取地中海飲食,還實際到地中海生活40天,體驗生活模式,並在愛腦中心接受訓練,2年後再檢測,腦齡不但未惡化,還減少3.1歲。記者林琮恩/攝影

國內失智人口持續攀升,65歲以上族群,18%為輕度認知障礙患者,8%為失智症患者,知名喜劇演員曾博恩父親、中華愛腦協會創會理事長曾文毅研發一套「科學算命」技術,藉由分析民眾腦中「水分子分布」,得到大腦年齡,反映大腦退化程度,若發現大腦年齡比實際年齡高,可藉由生活習慣介入,延緩失智症發生。

曾文毅說,面臨超高齡社會、失智海嘯,65歲以上每4人就有1人失智,許多民眾擔心,「我會不會是4人中的1人」,也經常對大腦退化情況感到恐懼,不知道自己離失智還有多遠,這可透過影像分析得到解答,失智者大腦神經束分布凌亂、斷裂,健康成人神經束有秩序、層次工整,結合人工智慧、量化指標,分析水分子在大腦中擴散情況,可得知神經束是否工整,算出「腦年齡」。

神經束因為疾病、老化而破損,水分子擴散時會呈現圓球狀,若神經束健全,水分子擴散則會呈現狹長型,曾文毅擷取民眾核磁共振影像,以AI分析這兩種水分子運動特徵,並藉由量化分析,了解大腦年齡,並分析事件記憶、語意記憶、內隱記憶、工作記憶、注意力、感覺運動、語言、視覺這8項認知功能的年齡,幫助民眾了解「自己與失智有多遠。」

曾文毅說,大腦年齡與生活習慣有關,一對接受大腦年齡檢測夫妻,丈夫年紀已達90歲,檢測大腦年齡卻比85歲的妻子還年輕,原因是丈夫有學習新知的習慣,也很注重飲食、運動,妻子退休前是職業婦女,為了家計經常熬夜工作,也較長憂鬱煩惱,加上工作壓力大,睡眠品質不佳,且無規律飲食習慣,檢測後不到幾年,就進入早期失智。

曾文毅成立的「愛腦中心」今天開幕,民眾接受大腦年齡檢測後,可在該中心接受個人化體適能檢測、身體組成評估,利用健身機具訓練,增加身體活動量,使用近紅外線光療,促進腦部功能。68歲民眾楊先生初次檢測時,腦年齡比實際年齡老4.6歲,他積極採取地中海飲食,還實際到地中海生活40天,體驗生活模式,並在愛腦中心接受訓練,2年後再檢測,腦齡不但未惡化,還減少3.1歲。

中華愛腦協會創會理事長曾文毅研發一套「科學算命」技術,藉由分析民眾腦中「水分子分布」,得到大腦年齡。記者林琮恩/攝影
中華愛腦協會創會理事長曾文毅研發一套「科學算命」技術,藉由分析民眾腦中「水分子分布」,得到大腦年齡。記者林琮恩/攝影

失智症

延伸閱讀

北市「微笑樂智號」出發!社區巡迴推廣邀請民眾一起認識失智症

習慣開著電視睡覺?當心無意間毀了2樣寶貴東西:傷身又破財

黛咪摩爾驚爆「不爽阿湯哥拿奧斯卡」發聲:失智前夫布魯斯威利才該拿

每周最少吃一次蛋…失智風險大降47% 專家揭密:膽固醇其實不用怕

相關新聞

楊柳颱風是否登陸關鍵在它 氣象署:若偏南、離台灣不遠 不排除發警報

今年第11號颱風楊柳,今天凌晨2時生成。中央氣象署臉書粉專「報天氣-中央氣象署」表示,整體預測路徑大致上往西移動,目前預...

楊柳颱風不排除侵台? 1張圖看各模式預測路徑 賈新興指這2天是關鍵

原位於關島北北東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TD14號,已於今天凌晨2時發展為輕度颱風,為編號第11號的楊柳颱風。台灣整合防災工...

今年首例中國大陸移入屈公病 台中40多歲女赴廣東返台確診

中國大陸廣東省屈公病疫情嚴峻,疾管署今公布天我國今年首例自中國大陸境外移入的屈公病病例,個案為中部4旬女子,7月至廣東省...

熱帶低壓形成!颱風論壇:有機會朝台灣接近且強度不弱

菲律賓東方海面及南海仍適合熱帶系統發展。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美軍JTWC)已將熱帶...

今晴朗酷熱防中暑 吳德榮:楊柳侵台機率稍降 不排除半途夭折

太平洋高壓影響,今天各地為晴朗酷熱的盛夏,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專欄...

楊柳颱風會不會來台灣? 天氣風險:取決於它的強度

楊柳颱風目前預報仍然很分歧。天氣風險公司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 表示,楊柳颱風會不會來台灣,取決於它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