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投書「刺胳針」數據錯誤 長庚提告 求償金額曝光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名醫師在國際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投書,描述台灣COVID-19的住院病人死亡率達58.2%,被指嚴重錯誤引用長庚學術研究數據,中國醫大附醫已發布聲明針對內容錯誤致歉。長庚醫院今天委任律師對作者李景行、許漱白依法追究名譽損害,並求償新台幣一元。
長庚表示,該文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師李景行與許漱白所撰文章,將林口長庚胸腔內科教授級主治醫師林恕民等2025年發表於「Infection and Drug Resistance」期刊中關於COVID-19重症患者之「Omicron感染率」數據,錯誤解讀為「COVID-19死亡率」,嚴重損害長庚醫療團隊專業聲譽。
長庚指出,考量李景行、許漱白身為醫療專業工作者,對醫療文獻應有一定閱讀能力,在撰稿前亦未先與長庚林恕民教授等討論,即率而撰擬文章並發表於國際期刊,影響本院聲譽,已委任律師對二位作者依法追究名譽損害,並求償新台幣壹元。
長庚醫院另同時函請「刺胳針」(The Lancet)在台代理機構,要求針對錯誤引用所產生之社會觀感與國際誤解,儘速予以澄清與修正。長庚強調,自2019年新冠肺炎爆發以來,醫院全力投入疫情防治與治療新冠肺炎感染病患,且秉持醫學中心職責接受北區各醫院轉診之重症病患。
長庚重症團隊將照顧重症新冠肺炎病患的臨床結果,研究分析從2020年4月至2022年9月間,因感染新冠肺炎入住加護病房的重症病患臨床結果,共有110位重症病患入住本院加護病房,當中超過85%以上是呼吸衰竭,並且合併多重器官衰竭的重症病患。
其中有64位(58.2%)病患是因為感染Omicron病毒株,另外46位(41.8%)病患則是因為感染Alpha病毒株所造成的新冠肺炎肺炎重症。中國附醫二名醫師引用長庚論文,誤將所述重症病人中Omicron病毒株占比為58.2%,引用為新冠肺炎死亡率,為明顯的錯誤。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