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狼醫平台上線!醫改會曝還有狼醫未揭露 憂平台成「保護傘」

近期醫師涉及性侵、性騷等性平事件頻傳,醫療改革基金會呼籲成立平台供民眾查詢,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年一月公開承諾後,狼醫平台已於近日上線。但醫改會表示,平台建置是為了強化民眾知情權、保障病人安全,但目前衛福部僅揭露112年後性平判決確定的案件,但若是112年前性平判決,或僅有懲處紀錄、調查已確認但案尚未定讞的案件等,都可能因系統限制而不被揭露,但這些案件並不會因為沒公開就不存在。
醫改會舉例,以下案例在衛福部最新的狼醫平台都不會被揭露,如遺漏的性平判決案例,包括112年前定讞,台北洪姓狼醫在診間假借指示護理師修改醫令,多次強制猥褻,明知對方明確拒絕仍持續行為。109年判決確定,110年遭懲戒,現仍在任要職。另一起,性平案件不應該侷限對病人,也應包含職場、教學之便等範圍,因今年便有廖姓狼醫對護理師性騷114年遭判刑定讞。
此外,懲處決議或調查已確認,但未進司法。案例一,新北陳姓狼醫109年,利用職務之便在診間誘導病患發生關係。事發後更改姓名,111年遭懲戒。如今不僅跨縣市執業,還擔任主管職。案例二、高雄曾姓狼醫趁診療機會取得病患聯絡資訊,進行性騷擾。114年遭懲戒停業兩個月,如今仍在執業。
案例三、桃園高姓狼醫110年診療時藉「甲狀腺問題影響性荷爾蒙」為由,對病患進行內診並趁機性侵、強吻,直到護理師呼喚才停止。112年遭懲戒,案件尚未定讞,仍在執業中。案例四、台中陳姓狼醫113至114年間,多次假借看診名義襲胸、摸腿。市府認定性騷擾成立,尚未有懲戒決議。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說,現行狼醫揭露機制充滿漏洞,如112年前的性平判決,如果僅有懲處紀錄或案件尚未定讞等,都可能因為系統限制而不被揭露,但這些案件並不會因為沒公開就不存在。而這類案件往往牽涉權勢壓力及心理創傷,很多甚至不會進入訴訟程序。加上更名、跨縣市執業等情況無從查詢,讓辨識加倍困難,反而成了不良醫師的「保護傘」。
更嚴重的是,性平案件調查、審理常需多年,複雜案件甚至拖上數十年。近年就有狼醫在官司期間,因缺乏風險警示機制,持續對未成年人犯案的憾事。
林雅惠說,醫事司難道認為只有經判決確定的性平案件才具公信力,對醫事專業團體的懲戒或地方政府的調查信任不足嗎?違反醫療倫理也不只限於性平事件—盜刷健保卡、雇用密醫、使用非法療法等,都會嚴重破壞醫病信任。
林雅惠呼籲,政府應優先揭露所有判決書與懲戒紀錄,不限於性平案件與時間範圍,並明確向社會說明更新進度與時間表,確保資訊可追溯、可查驗,如此才能真正保障病人安全,守護醫病信任。
▪️整理包/颱風假放不放?楊柳撲台來勢洶洶 13日停班課區域一覽
▪️楊柳颱風走到哪裡了?看颱風最新動態、即時路徑 5平台吸眾人緊盯報現況
▪️南部風雨即將增強 颱風論壇:山脈再也屏障不了 午後是真正的颱風天
▪️侵台颱楊柳太凶猛 登陸點附近及北側測到15級陣風
▪️楊柳颱風下午1時登陸台東太麻里 傍晚出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