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團不來醫美、健檢 我國際醫療榮景不再

陸客醫美健檢簽證至今尚未開放,台灣國際醫療產值直直落,去年雖回升至一百多億元,但仍難重回疫情前榮景。圖為桃園機場內醫美廣告。本報資料照片
陸客醫美健檢簽證至今尚未開放,台灣國際醫療產值直直落,去年雖回升至一百多億元,但仍難重回疫情前榮景。圖為桃園機場內醫美廣告。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國際醫療產值從二○一九年達到近一九○億元,經過新冠疫情後,陸客醫美、健檢團不再來台,產值直直落,二○二二年僅剩六十億元,近年三年,國際醫療的年產值雖緩速回溫,但服務人次一路下滑,去年服務總人次僅有廿一萬二千多人,為近十年來最低的服務人次,國內雖積極發展新南向醫療,但年產值仍難以回至疫情前榮景。

根據國際醫療管理工作小組統計,台灣國際醫療於二○一九年時,產值來到歷史新高,達到近一九○億元的產值,來台就醫的人數多達卅七萬人次,原本未來一片榮景,隨後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人數與產值一路下探,二○二二年來到近十年的最低點,僅剩六十億產值,廿四萬人次到訪,去年產值雖上升至一百億元,但來台的人次只剩廿一萬二千多人次。

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執行長吳明彥說,二○一九年產值能高達近一九○億元,與中國大陸健檢、醫美團有著密切關係,當年度健檢中心服務人次的占比,占總數的百分之十六點○八,其次是內科占百分之十一點七;去年健檢中心的服務人次占比,僅剩百分之九點八八,最高反而是內科,占百分之十二點四二。

吳明彥說,從數據分析,顯示台灣的健檢國際醫療市場已在疫後消失,不過,去年國際醫療產值回溫,來到一百億元,觀察是部分醫學中心提供的重症醫療服務,已恢復到疫情前的七成水準,但即便如此,重症醫療就算完全恢復到疫情前水準,年產值也無法完全回到疫情前的榮景。

自二○一八年起,衛福部配合「新南向政策」推動的「一國一中心」方案,針對印尼、印度、越南、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一個國家由一家醫院負責統籌,為醫衛產業搭橋,同步也推動醫衛人才培訓等。

吳明彥表示,一國一中心將台灣醫療軟實力徹底發揮,分析來自東協十國的國際醫療服務量,已接近過去服務陸客的總量,成為現行國際醫療困境中的紓困方式。他認為,在東南亞屬於高所得的國家,應加強布建醫療合作資源,而在人口較多的國家,如印尼,應增設合作據點,變成「一國多中心」。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新南向國家占國際醫療中約七千多萬產值,患者多來自緬甸、印尼,他們願意來台就醫,主要受到當地留台校友會、台商及扶輪社等民間組織的口碑傳播,一位來自緬甸的鼻咽癌患者黃先生,來新光醫院接受免疫細胞療法後,順利延命,該案例後續吸引當地更多患者來台就醫,也期待政府能更大力扶植南向醫療合作,幫助我國國際醫療發展。

醫學中心 衛福部 疫情 洪子仁 新南向政策 健檢

延伸閱讀

沈玉琳血癌住院搶命!江振誠父親節健檢 親嘗自己設計健檢餐

30至39歲也有「三高」!盛行率數據曝光 江宏傑號召健檢

Visa代碼化技術支援「醫指付+」 強化醫療支付過程安全度

Škoda夏季健檢好評再延長!Michelin輪胎買3送1、耗材零件85折起

相關新聞

今晴朗酷熱防中暑 吳德榮:楊柳侵台機率稍降 不排除半途夭折

太平洋高壓影響,今天各地為晴朗酷熱的盛夏,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專欄...

楊柳颱風會不會來台灣? 天氣風險:取決於它的強度

楊柳颱風目前預報仍然很分歧。天氣風險公司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 表示,楊柳颱風會不會來台灣,取決於它的...

維生素C勝奇異果、檸檬 營養師曝「1水果」營養價值超高

釋迦又名「番荔枝」,味道香甜可口,是台灣盛產的水果...

外食族當心!「吃錯油」恐引發慢性發炎 營養師揭緩解方法

疲勞、焦慮、思緒不清和記憶力下降等症狀,可能與體內慢性...

香料也有毒?營養師揭黑胡椒、辣椒粉潛藏危機:重度中毒恐昏迷

黑胡椒、辣椒粉等香料是料理提味的好幫手,但若品質不佳,恐暗藏健康風險,營養師高敏敏提醒,有些香料可能殘留劇毒農藥,甚至摻入工業染料,長期食用會傷害肝腎、增加致癌風險。

一堆人搞錯!魚刺、骨頭是「廚餘還垃圾」?環保局公布正解

你平常吃完魚後,魚刺會丟垃圾還是廚餘呢?新北市環保局在臉書表示,魚刺和骨頭都屬於「一般垃圾」,需裝入專用垃圾袋並交給循環垃圾車處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