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公司化首年 晚點132萬餘次 審計部:嚴重影響通勤品質

台鐵去年公司化,首年平均日客運量約64.77萬人次,但全線列車晚點次數超過132萬餘次,發生率高達18.66%,其中北部如南港、松山、板橋與中壢等主要車站,部分時段晚點率更飆升至6到7成,嚴重影響旅客通勤品質。
審計部要求台鐵公司,加強月台旅客引導服務、優化列車時刻排點,減少晚點情形。據審計部最新決算報告,台鐵去年整體準點率僅93.14%,不僅未達預定97%目標,也較前一年的95.98%明顯下滑。全年因延誤造成列車誤點3226次,累計影響達1萬1438列次,總延誤時間高達14萬2501分鐘。
審計部分析列車晚點原因,去年受颱風與地震影響導致延誤394次,較前一年倍增,尤其東部幹線蘇澳新站至花蓮路段實施慢行,延誤時間累計7869分鐘,占慢行總時數逾6成。
不過,除了風災、地震,台鐵去年因號誌、車輛與自動防護系統等可控性設備故障造成延誤多達2375次,占總延誤時間33.56%,反映設備老化與維修程序仍待改善。
此外,列車延誤發車情況也很嚴重。審計部表示,去年列車發生晚點132萬餘次,屬列車於前一停靠站停留超過表定停留時間,未依表定時刻發車所致者有21萬餘次,占總晚點次數16.42%,其中停留超時次數較多者為桃園、中壢、松山、北新竹、南港等站,並影響下一停靠站的到站時間,顯示現行表訂的列車停留時間或有不足。
審計部也提到北部車站主要延誤集中上午8時過後,部分時段晚點發生率甚至達6至7成,影響服務品質。
台鐵公司表示,去年403花蓮地震及後續餘震多,加上6月連續豪雨等劇烈天氣因素,造成土石流中斷路線,以及7至9月凱米、山陀兒及康芮風災等影響,也造成設備損害及路線中斷搶修、復舊等慢行工程,導致去年準點率表現不如預期。
台鐵表示,將加速老舊車輛及設備汰換,提升妥善率,優化平交道、路線、安全防護設施。另已於6月調整寬裕車站的列車停靠時間,將持續觀察準點情形。中長期改善措施部分,將更新CTC系統(第三代),提升列車自動化調度效能,持續沿線實體阻隔及風險路段明隧道與安全防護工程,降低沿線外物入侵及邊坡災害致災風險。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