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狂炸嘉義、台南 類鼻疽已達歷年新高 羅一鈞:糖尿病等患者注意

颱風「竹節草」造成大型低壓帶往東海移動,帶動西南風增強,激發強烈雷雨帶,嘉義、台南等南部縣市今天凌晨起大雨狂下,造成多處淹水。外界憂心,是否可能會再引起一波的類鼻疽疫情。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目前仍處於颱風季,加上今年類鼻疽個案已累計27例,此為歷年新高,民眾仍需提高警覺,
以往,颱風過後最大的疫情就是類鼻疽,疾管署統計,去年凱米颱風後一個月,類鼻疽個案高達69例,其中13例死亡,死亡率約近2成,今年類鼻疽個案已累計27例,其中一至四月就有13例。羅一鈞日前表示,類鼻疽潛伏期長,部分個案可能是去年感染,今年初才陸續發病,而現在時序僅到7月下旬,往後需留意是否還有強降雨及強颱來襲,堤防再有一波疫情。
據疾管署統計,今年27例類鼻疽個案縣市分布,高雄22例、台中4例、屏東1例,其中2例死亡都是丹娜絲颱風後的高雄個案。羅一鈞提醒,颱風後一個月內為類鼻疽高峰期,慢性病患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盡速就醫;颱風後易有類鼻疽疫情主因是,強風豪雨沖刷出汙水和土壤中的細菌,再透過吸入性感染。
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潛伏期平均為9天,短則數小時,也可長達21天,類鼻疽桿菌存在於土壤、水池、積水環境,常見為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汙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但也可經由吸入受汙染的塵土而感染。高風險族群為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者,重症機率較高。
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盡速以抗生素治療,有上述慢性病的民眾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盡速就醫預防:颱風天應待在室內並避免開窗,建議於室內外皆佩戴口罩,清理家園時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避免直接接觸或吸入帶有病菌的塵土、汙水。
至於,嘉義大雨不斷,還有豬舍裡的豬隻也浸泡在水裡。羅一鈞說,這時需注意,動物的排泄物可能會引發感染鉤端螺旋體,也須提高警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