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B肝難治易復發 學者:防治挑戰更大
當台灣C肝消除戰役逐步邁向達標之際,B型肝炎與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的診治策略成為專家聚焦重點。中研院院士廖運範以B肝為例表示,B肝不像C肝有可治癒藥物,且復發風險高,治療複雜,但研究顯示,B肝病患若用藥穩定控制兩、三年後停藥,且規律回診,肝癌發生率、死亡率反下降。
廖運範指出,B肝病毒嵌於肝臟細胞核,因多數藥物無法侵入,所以治療成效不僅靠藥物,也與病患免疫狀態息息相關。
研究顯示,已肝硬化的B肝病患在用藥兩、三年後停藥,十年後表面抗原(HBsAg)消失率達百分之廿三,與未停藥組的百分之三相比,差距甚多,且肝癌發生率下降約百分之五十,肝臟疾病相關死亡率與整體死亡率則減少百分之六十七、百分之五十四,應與停藥後免疫系統恢復有關。
基於人性考量,有耐心長期用藥者不及五成,廖運範認為,若讓病患在用藥兩、三年後停藥,較符「人性」,而提升病患疾病認知度並配合治療,更是B肝防治不可或缺一環。
至於其他肝炎的追蹤,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分析,過去透過「B、C肝個案追蹤方案」,可幫助及早發現肝癌病灶,未來追蹤時間將延長至十二個月,也將納入酒精性肝炎、代謝性脂肪肝與晚期肝纖維化病患,追蹤頻率改為三個月。除了調整支付獎勵等費用,目前該署也正與相關學協會研擬新增「肝癌篩檢指標(AFP)」,期待病患早期便獲診治。
🌀最新颱風動態
▪️三颱鼎立!「路徑天女散花」避開台灣 專家提醒:天氣仍不穩
▪️今年首次3颱並存 范斯高外圍環流衝擊北、宜 明天輪到中南部
▪️范斯高、竹節草有「藤原效應」 吳德榮:今明雙颱環伺 下周中南部多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