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藥丸喉嚨痛醫師如何判斷?急診醫建議:留意症狀本身 可能不只喝水

遇到病人主訴吞藥丸後喉嚨痛,急診醫師除了判斷讓病人回家喝水就好,還可能做出別的診斷嗎?「超級白急診醫師」於社群平台指出,上述臨床情境隱含著診斷思維謬誤(Diagnostic Reasoning Pitfalls)。醫師可能會考量病人提及的喉嚨痛原因是吞藥丸為合理的推論,而且吞藥丸與喉嚨痛不僅包含發生時間的順序,在醫師看來也有因果關聯,所以在兩者思路影響下造成醫師誤判。
「超級白急診醫師」在個人臉書專頁「超級白急診醫師」發文表示,若沒察覺診斷思維謬誤,可能會輕忽表面上是小病的主訴。他整理出可以應用在「主訴為吞藥丸後喉嚨痛,診斷回家喝水就好」的診斷思維上的錯誤,分別為:錯把時間順序當因果關係(Illusory Causation)、可用性捷思(Availability Heuristic)、前景誤判(Framing Effect),並稱自己不是大師,只是發表個人淺見。
首先,錯把時間順序當因果關係(Illusory Causation)指的是,醫師聽到上段提及的主訴,會直覺將吞藥丸與喉嚨痛視為有因果關係,但作者表示,上述兩事件有時間關聯,但不代表有因果關聯,並且若看喉嚨痛的症狀本身,可能就會聯想到較嚴重的診斷。
再者為可用性捷思(Availability Heuristic),醫師判斷病情時,會傾向根據最近遇過的經驗、最容易浮現案例,來判斷病人主訴症狀指向何種可能。他舉例,假如醫師近期看很多喉嚨痛的病人病因都為感冒,遇到主訴喉嚨痛的病人,就算對方症狀很不尋常,也會自動判定為對方是感冒;又或者在急診檢傷一整天,都遇到想翻白眼的主訴,像是被蚊子叮、芭樂籽卡牙齒,就會容易忽略少見卻嚴重的診斷可能。
最後為前景誤判(Framing Effect),在「超級白急診醫師」先前所述的臨床情境中,病人提供喉嚨痛是因為吞藥丸的合理病因,醫師便會被此敘事框架綁住,以致於後續問診與判斷的錯誤。他說若聽到病人主訴「突發喉嚨劇痛」但未提及有吃藥,是不是就會多了很多恐怖診斷?
「超級白急診醫師」也提醒,先備知識也是能做出其他診斷的關鍵,他以「Pill esophagitis」(藥物性食道炎)為例表示,有些如doxycycline、clindamycin、NSAIDs等診所常開藥物,吞嚥時可能會出現劇痛、胸口灼熱情形,後續便可能造成潰瘍、狹窄、穿孔等嚴重併發症。
除了吞藥丸後喉嚨痛的主訴之外,「超級白急診醫師」再提出一個常見案例,病人若主訴伸懶腰然後背痛,最有可能為肌肉拉傷,但也可能是主動脈剝離、椎間盤破裂或者氣胸等急症。他說同樣邏輯,病人話語中的引起背痛事件,可能只是為合理化突發病痛方式,不代表肌肉拉傷為真正病因。
「超級白急診醫師」指出,當有醫師被提醒要注意主動脈剝離可能時,也許會想,倘若每位病人喉嚨痛都要做全套檢查,那急診不是會爆掉?對此他說明,臨床推理關鍵為辨識哪些病人需要進一步檢查,「先讓可能性浮現(Generate Differential Diagnoses),再用問診與理學檢查去篩選或排除(Rule in / Rule out)」。
回到一開始提及的吞藥丸後喉嚨痛的例子,「超級白急診醫師」建議醫師問診時能詢問病人吞什麼藥、痛的部位、痛的性質,再根據年紀、危險因子、症狀嚴重程度,來安排檢查,如:照X光、四肢血壓、超音波,再考慮CT(即電腦斷層)或內視鏡。
▪️三颱鼎立!「路徑天女散花」避開台灣 專家提醒:天氣仍不穩
▪️今年首次3颱並存 范斯高外圍環流衝擊北、宜 明天輪到中南部
▪️范斯高、竹節草有「藤原效應」 吳德榮:今明雙颱環伺 下周中南部多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