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自殺通報女多於男 家暴相對人、被害人是高危險群

根據2023年死因統計,自殺是我國死因第11名,有3898人選擇輕生結束生命。林口長庚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台灣自殺防治協會常務理事張家銘指出,男性自殺死亡多於女性,但自殺通報卻是女性多於男性,同時提醒,家暴相對人、被害人自殺風險高。
醫師公會全聯會今舉辦「第一線人員之自殺防治守門人訓練」線上課程,張家銘以「自殺防治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為題,解析近年數據。2023年男性自殺2500人、女性1398人,男生自殺幾乎是女性兩倍,依照年齡區分,除65歲以上長者自殺率下降外,其他年齡層都增加,不少還在就讀的學生提早結束生命。
依據自殺通報資料 ,2023年有4萬7735人。張家銘指出,自殺通報是指有企圖自殺者,跟自殺死亡不同,女生較多有3萬1811人,男生則是1萬5902人。若依據年齡區分,15至24歲自殺通報最多並且上升快速,高達1萬3249人,必須留意。
另外,張家銘提醒特殊身分者可以多加留意,連結醫療跟社福資源,2023年分析自殺通報中有身分註記者有1萬3169人是家暴被害人(28%)、1萬1203人是家暴相對人(24%)、1萬2人為身心障礙(21%)、8000人為脆弱家庭(17%)、7149屬於精照列管(14%)。
張家銘說,雖然獲救後不少企圖自殺者不再自殺,一年再自殺死亡率1.1%,後續關懷治療可避免罕事,但不可過度仰賴自殺通報系統,只有不到三成的自殺死亡者生前曾經被通報。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聯合新聞網》關心你:遇到家暴事件,請打113保護專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