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5年過關」迷思 醫籲3族群復發風險

彰化縣一名美髮師因摸到胸部硬塊,就醫發現是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經手術切除腫瘤後,接續化療,原以為只要「5年過關」就不必再擔心,沒想到仍在4年後復發,彰化基督教醫院全方位乳房腫瘤中心主任陳達人表示,荷爾蒙陽性乳癌復發可能性高,一定得持續追蹤和配合服藥,才能防堵復發風險。
陳達人說,乳癌多年穩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每年新增約1.5萬人確診,其中以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的占比最高。由於生長速度較慢、治療效果良好,不少癌友誤以為這是「較溫和的乳癌」,只要完成5年藥物輔助治療就能安心,但國際大型研究發現,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具長程復發風險特性,打破「5年過關」的傳統迷思,也讓對抗復發成為一場不可輕忽的耐力賽。
美髮師洪小姐在46歲那年檢查出胸部3.8公分腫瘤,為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所幸未侵犯淋巴結,手術後並接續預防性化療,身體曾虛弱到「連吹風機都拿不動」,但為了母親與年幼的孩子,她積極治療,但仍在術後第4年再度復發,讓她深刻體會到即使手術後,生活恢復正常,也不能忽略持續追蹤。
護理師楊淑妮說,有位病友屬於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的低復發風險族群,依常態治療方式,抗荷爾蒙藥物需服用5年以上,但病友一想到要服用這麼久的時間就很抗拒,藥物有一搭沒一搭地吃,到後來甚至自行停藥,後來5年內又復發且癌細胞已遠端轉移,卻誤會醫師在前線預防性治療藥物的投放無效。其實這類抗拒長期用藥的病友是可以與專業團隊討論,或許可改為使用細胞週期抑制劑類藥物治療,討論出更合適自己的治療方式。
陳達人說,有別於「荷爾蒙陰性」乳癌的癌細胞擴散快、手術後復發轉移主要集中發生在5年內,部分「荷爾蒙陽性」乳癌不但可能在5年內復發,超過半數病友更復發在5年後。
陳達人強調,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病友,只要呈現某些指標就屬於中高復發風險族群,包括腫瘤直徑超過2公分、年齡低於40歲、細胞分裂指數達20%以上或淋巴轉移,這類病友即使病況穩定,也應積極回診、依醫囑適度增加治療藥物,防堵復發風險。
彰基醫學中心總院長陳穆寬表示,彰基近幾年連續多年獲得政府頒佈的「乳癌生命搶救王第一名」與「乳癌篩檢效率王第一名」,彰基每年新增乳癌治療病人高達800例以上,且乳癌5年存活率優於全國醫學中心平均值,近年經國健署癌症認證評鑑審查總評為A,為病友打造「One Day」一站式檢查與治療流程,所有檢查同日完成,結合8科別專業團隊共同診療,希望成為病友有力的靠山。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