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三峽車禍如被炸過…醫停診救人 護理師淚崩止不住:我自己有小孩啊

PLG搶七大戰林志傑傷退、盧峻翔飆進超前分 領航猿奪隊史首冠

環境部新設科學園區政策評估修正會議 民團抗議無法全程參與批極權

環境部今天針對國科會「新設(含擴建)科學園區政策評估說明書(第二次修正)」舉行專案小組意見徵詢會議,但是登記發言民眾卻被要求到隔壁會議室看直播,待發言階段才能進到會場,有別過去民眾全程參與的方式,引發民眾強烈不滿,現場氣氛相當火爆。記者李柏澔/攝影
環境部今天針對國科會「新設(含擴建)科學園區政策評估說明書(第二次修正)」舉行專案小組意見徵詢會議,但是登記發言民眾卻被要求到隔壁會議室看直播,待發言階段才能進到會場,有別過去民眾全程參與的方式,引發民眾強烈不滿,現場氣氛相當火爆。記者李柏澔/攝影

環境部今天針對國科會「新設(含擴建)科學園區政策評估說明書(第二次修正)」舉行專案小組意見徵詢會議。然而登記發言民眾在一開始就被環境部職員要求到隔壁會議室看直播,有別過去民眾全程參與的方式,民眾現場大罵環境部沒收民眾權益,是相當極權的做法。

會議開始前,登記發言民眾在會議室外面登記報到,但卻被要求在開發單位報告階段必須到隔壁會議室看直播,待發言階段才能進到會場,由於這樣的做法在過去幾乎沒有看過。

「不公平的制度怎麼能保護環境?環境部公然耍流氓欺負老百姓,會議室有這麼多空位為何不能進場?」登記發言民眾、台灣石虎保育協會棲地保育專員陳祺忠對此強烈不滿,過去登記發言民眾都能全程參與,這次民眾卻被趕到隔壁,難道開發廠商和一般民眾的位階不同?

陳祺忠反問現場環評委員說,環評委員如果連這樣的公平性都不願去爭取,如何能相信環評委員會幫民眾爭取權益?民進黨政府搞爛多少事,整天只會指責別人,現在又沒收公民權益,環境部的說法是因為四接現場被旁聽民眾造成損害,無法接受這樣的說詞,「大家想尊重你們,但你們必須要有被尊重的價值。」

監督施政聯盟專員王晴說,要對民眾無法全程旁聽的做法表達嚴正抗議,環境部的說法是因為四接環評現場的衝突造成的,但四接後之後的環評中,民眾一樣可以全程旁聽,因此這樣的理由完全無法說服人。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研究員林政翰抗議全程參與權被沒收,指出四接現場正反雙方都很激烈衝突,但今天並沒有這樣的狀況,環境部的做法彷彿是在懲罰發言民眾,這樣的做法非常極權。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員洪碩辰說,環境部長彭啓明上任才1年,結果就把環評現場搞得和極權國家一樣,想必未來的開發案都會特別「順利」。

環境部環境保護司長徐淑芷說明,今年2月底的四接環評審查時,有民眾發言時被其他民眾的抗議嚴重干擾,會場也出現推擠等,於是和環委討論後,環委認為,一來民眾在發言階段應能充分表達,二來在這樣的干擾下環委可能也聽不清楚發言內容。

徐淑芷說,目前正在試辦環評僅開放旁聽發言階段讓民眾進場,作法上會滾動檢討。

環評 環境部 四接

延伸閱讀

影/科學園區政策環評需地面積增三倍 環團憂毀農地增汙染

科學園區需地擬擴大3倍 環團批為掠奪土地鋪路、炒地皮

三峽車禍 新北法制局將與民團協助被害人求償

首啟動三階活動民團!罷王鴻薇團體街講 與綠議員大跳運動操

相關新聞

北部高溫34度變24度!2波鋒面夾擊周末變天 端午連假想出遊注意了

氣象署今天表示,5月下旬2波鋒面,24日白天至25日第1波,29日至31日第2波,端午連期可能水氣偏多。首波鋒面影響期間...

癲癇發作撞死路人…未來一發病就得複檢駕照 修法草案已過行政院

台南玉井20日一名男子疑似癲癇發作,開車衝撞散步的老夫妻,釀1死1傷,事後更傳出肇事者15年前就曾因癲癇發作撞死人被判緩...

梁赫群妻子右耳突聾!現身曝「幾乎抓狂」 發病72小時是黃金期

藝人梁赫群的妻子周裕婷某天突然發現右耳聽不清楚,又持續出現雜音,宛如酷刑讓她幾乎抓狂。醫師說明,俗稱耳中風的突發性耳聾好...

撞死3人…三峽駕駛疑「路怒症」爆發 醫:憤怒情緒恐不只出現在開車

新北市三峽日前發生重大車禍,78歲余姓男子駕駛自用車高速行駛,衝撞多位民眾及學童,造成3死12傷。外界懷疑余姓男子有「路...

國人平均「不健康餘命8年」 專家:逆轉靠聰明花錢+5項健康行為

超高齡社會來臨,國人的平均壽命為80.23歲,雖然突破8字頭,但是平均不健康餘命長達逾8年。台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政策中心...

101輛電動機車燒毀 中華郵政:都是報廢車「初判自燃」

中華郵政公司新店青潭戶外停車場昨傳火警,停車場停放約760輛報廢電動機車,101輛遭燒毀,中華郵政今表示,初判疑似電動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