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獲捐肝重生 全家感恩簽器捐同意書

亞東醫院昨辦懷恩節追思會,向器官捐贈者及家屬致上敬意。圖/亞東醫院提供
亞東醫院昨辦懷恩節追思會,向器官捐贈者及家屬致上敬意。圖/亞東醫院提供

器官捐贈將遺愛留給世人,有建築師快失明,等待幾年終獲眼角膜器捐,重拾光明,決心要設計更多校園,讓下一代有更好環境;也有肝病者原對生命失去希望,在獲得器捐後,重拾舞蹈喜好;一名捐贈者女兒感性地說「爸爸的愛,從未離開」,但接受器捐,長久的等待在國內仍是常態。

亞東醫院近3年完成91名病患的器官捐贈手術,昨天辦懷恩節追思會,向器官捐贈者及家屬致上敬意。

肝臟受贈者張明枝熱愛舞蹈,因C型肝炎併發肝硬化及肝癌復發,歷經多次肝性腦病變發作,身心俱疲,幾度對生命失去希望,在成功接受器官移植手術後,她感恩地說「原安排好身後事,沒想到,我還有機會再跳舞。」

張明枝女兒黃宜說,接受器官移植不僅是媽媽的重生,更是全家的新希望,全家人已共同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期望未來也能將這份愛繼續傳遞,成為他人生命中的光。

「雖然您離開了,但您的愛仍在世界某個角落延續著。」器官捐贈者家屬陳卉婕昨在分享,父親陳騏峰年初因病驟逝,面對這場猝不及防的告別,家人毅然器捐,讓爸爸的心臟、肝臟與腎臟為多個家庭帶來新生希望。

68歲建築師王洪鉞獲眼角膜器捐,重現光明,妻子蔡淑雅心懷感激,昨也辦「因愛發光」油畫個展,所得捐給器捐中心。王洪鉞因畫設計圖相當耗眼力,曾做過白內障手術,但視力仍持續走下坡,一度只能看到前方30公分物品,眼科醫師檢查發現他患「內皮細胞失養症」,須透過眼角膜移植改善。

等了幾年,2021年12月,醫院終於來電告知有眼角膜器捐,他在耶誕節前夕上了手術台,手術完成那晚,雖然左眼蒙著,深夜人靜時分,似乎看到一個清楚的影像來到他身旁,他心裡有感「這是眼角膜的主人」。

「雙眸都來自年輕人,讓他能看得更清晰,工作、生活不再處處受限。」王洪鉞說,希望有生之年多設計幾座校園,讓下一代擁有好的環境,才不辜負捐贈者賦予他的新希望。

亞東醫院指出,儘管器捐風氣有上升,全台仍逾萬人等待器官移植,其中超過8千人苦盼換腎機會,一等10年是常態,來不及等到便離世讓人揪心。

院長邱冠明說,能在親人離世的悲慟時刻做出器官捐贈的決定,是堅強而溫柔的力量。大愛不僅點亮受贈者的生命,也溫暖了社會。

器官捐贈

延伸閱讀

「爸爸走了,但他的愛從未離開」人生斷捨離 器捐家屬出席懷恩節

NBA/不是屬於我們的一年 綠衫軍布朗:死亡後是重生

建築師視力只剩30公分 先後獲2枚眼角膜…移植當晚有段特殊故事

王菲女兒動4次兔唇手術!18歲愛女術後露面 全網看呆

相關新聞

通報制度失靈!台大狼醫未受懲戒 持續看診三年半

計程車司機、兒少工作者、教師若涉犯性侵、性騷擾案,調查期間皆必須停職。台大醫院婦產部前住院醫師黃信穎於一一○年性侵急診女病患,今年五月判決出爐,期間未被停職或公布姓名,仍持續接受訓練、診治病人,時間長達三年半,外界質疑醫師懲戒與通報制度失靈,影響病人安全。

新聞眼/台大狼醫未停職…醫醫相護 愧對社會信任

台大醫院爆發嚴重性侵事件,處置涉案住院醫師黃信穎的科部主管,竟是因性騷離職前婦產部主任陳思原,他至今未卸下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職務,黃信穎完成訓練後在診所就職。醫界圈子小,師徒關係緊密,即使爆出性騷、性侵,仍可在醫界任職,若涉案者是醫界大老,地位更難搖動。

連爆性侵、性騷案 醫界自省:勿用「交司法處理」卸責

一位年輕醫師公開向婦產科師長前輩喊話,指接連性侵性騷案,造成傷害的不只是加害者,呼籲「讓我們不要成為旁觀的幫凶」、「督促醫院、學會、制度保護病患與同仁安全,重建婦產科醫師專業」。

回響/打擊營建廢棄物 政院拍板解方

全國營建剩餘土石方量近十年成長百分之七十五,因胃納量不足等因素衍生違法棄置亂象,行政院長卓榮泰要求二○二七年完成填埋需求...

營建廢棄物暴增 中央3面向管理遭批急就章

行政院端出營建混合廢棄物解方,各界雖肯定中央解決問題的努力,但直言這套解方只是急就章,關鍵的幾個環節沒有妥善規畫,執行起...

台大狼醫未受懲戒 林靜儀:醫師違倫理即可停職

台大醫院前婦產科醫師犯下性侵案件,外界對遲遲未啟動懲戒不可思議。北市衛生局長黃建華建議,啟動修法讓醫院可通知衛生局啟動懲戒,但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認為,「現行規定已有工具可用。」違反倫理守則即可啟動懲戒。醫改會建議,醫界應建立調查期間停職機制,政府應建立查詢平台,讓民眾就醫可自主選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