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身體出現疼痛怎麼緩解? 醫師:除了止痛藥還有新選擇

上了年紀之後,走路難免覺得膝蓋「卡卡」,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在久站、負重、爬樓梯及活動後,疼痛感特別明顯。近年來,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的年齡逐漸下降,三總骨科部主治醫師吳佳駿表示,年輕人關節退化大多是重度勞動、受傷所致,其他發生疼痛原因還包括肌力不夠、椎間盤過度使用。
吳佳駿說,人體平均由60兆個細胞組成,細胞輸送營養到身體各部位,並排走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細胞功能運作正常產生膜電位需要約-70mV至-90mV的膜電位才能完成。當身體發生疾病或有損傷時,細胞的膜電位不足或僅餘少量膜電位,導致組織、器官發生產生疾病,甚至可能發生癌症。
吳佳駿指出,細胞膜電位不足是細胞生病的源頭,也是導致組織或器官疼痛、發炎、水腫的原因。當身體出現疼痛時,有些人可能先選擇吃消炎止痛藥,等到痛得受不了時,才會尋求「疼痛治療」,以藥物、復健治療儀器、徒手按摩、注射治療等方式舒緩及減輕疼痛。
「身體出現疼痛不外乎是急性、慢性、扭傷挫傷、退化疾病、職業傷害所造成,若是無法以上述方式緩解,就必須手術治療。」吳佳駿說,三總「運動醫學暨智能恢復中心」自去年11月正式啟用,引進了全新的治療儀器,利用脈衝磁場的特性幫助緩解疼痛。
吳佳駿以一名60歲女性個案為例,患者右膝疼痛一年多,無法行走,經歷過數家醫療院所治療,經評估可能發生骨折建議手術。這位女性因不想開刀治療選擇至三總進行新的治療方式,減緩疼痛有感。他強調,這種治療方式並非取代手術治療,而是減緩病人明顯的疼痛不適。
吳佳駿指出,這項非侵入式治療可輔以物理治療、手術治療,降低疼痛感,可應用於關節炎、骨折癒合、肌肉拉傷及神經性疼痛等領域,對於長期復發性疼痛患者來說,多了一項新選擇。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