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黃素吃對了嗎?醫曝常見迷思:眼睛模糊恐補錯方向

許多民眾注重眼睛保健,習慣補充葉黃素、B群或益生菌等營養品,但醫師提醒,若補錯方向,不僅無助改善,甚至可能延誤真正需要處理的問題。
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日前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自己在門診中常見病患詢問:「醫師,我這樣吃對嗎?」她指出,民眾對於葉黃素的印象多停留在「護眼」二字,卻忽略了眼疾類型多元,所需營養素也不盡相同。
陳醫師舉例,有患者自述已補充葉黃素半年,但眼睛仍感模糊不適。經評估後發現,患者的問題並非來自黃斑部,而是其他眼疾所致,透過調整營養攝取方向後,症狀明顯改善。
「與其盲目補充,不如先弄清楚自己想改善的是哪一類眼睛問題。」因此,葉黃素雖對黃斑部病變有幫助,但若是乾眼症或白內障,所需營養素就不同。常見眼疾對應營養補充如下:
黃斑部病變
首選補充:葉黃素、玉米黃質
可輔助攝取:維生素C、E、鋅
建議來源:胡蘿蔔、番茄、地瓜等含β-胡蘿蔔素的天然食物
乾眼症
可補充:魚油、維生素D(血中濃度建議達50ng/ml以上)
基礎調理:益生菌
輔助成分:花青素、多酚類營養素
(※乾眼症適合補魚油,但黃斑部病變則不建議)
陳醫師強調,眼睛問題應先由眼科檢查診斷,了解病因後再選擇適當營養品輔助,效果才會明顯。「保健品不能亂吃,也不能聽朋友推薦什麼就買什麼。」她也提醒民眾,健康管理仍需建立在「正確知識」上,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支出與誤解,達到真正的保健效果。
【2025報稅季來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