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YouTube漲價哀號!悄推新訂閱方案「78元起」 台灣也納入其中

竹東大橋車禍!55歲機車騎士慘遭槽車輾斃 屍首分離當場死亡

匯率甜甜價讓網銀APP當機2天!網氣「換匯陰謀論」 內行人曝1招:不塞車

女童搭Uber弄濕特斯拉 司機:把水舔乾淨就當和解

高雄一名女童月初搭Uber特斯拉到補習班,不慎將水壺漏水到車輛地墊,司機原本索賠500元,後來改口需至維修廠檢查需41000元。非事發照。記者宋原彰/翻攝
高雄一名女童月初搭Uber特斯拉到補習班,不慎將水壺漏水到車輛地墊,司機原本索賠500元,後來改口需至維修廠檢查需41000元。非事發照。記者宋原彰/翻攝

高雄一名女童月初搭Uber特斯拉補習班,不慎將水壺漏水到車輛地墊,司機原本索賠500元,後來改口需至維修廠檢查需41000元,還先向補習班老師索討2萬元,女童家長將事件公開在網路上質疑不合理;該名司機也在留言處現身闢謠,並說「還是你們夫妻要把水舔乾淨我們就當作和解了」。

該名家長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指出,她的孩子本月1日搭Uber從學校到補習班,抵達時發現水壺的水漏出,導致該輛特斯拉Model 3地毯濕掉,孩子雖然馬上拿抹布擦拭,也向司機道歉,但司機仍透過補習班索賠吸地毯費用500元,後來改口說要拆裝底盤檢查,索討16000元,加上滯留車廠4、5天需有營業損失,總共41000元。

該名家長說,後來該名司機報警,警方到補習班要求孩子出現,家長堅持反對後,警察最後用兩造分別報案者司機、補習班老師來立案,司機當下還先向補習班老師索討2萬元稱「如果有從家長拿到賠償金,會還給老師」,但家長質疑事後特斯拉根本沒壞,當下司機協助擦地毯時沒有掀開地毯,後來就直接向車廠維修。

後來,該名司機直接在發文處留言,貼出AI建議特斯拉地毯濕掉的處理方式包括立即吸乾與烘乾、拆起地墊與地板泡棉檢查、是否有異味或電子異常等,司機說「還是你們夫妻要把水舔乾淨我們就當作和解了」,他強調保養廠都有報價單,並非隨意喊價,且當下孩子完全沒有道歉,父母事後向他要求Uber客服電話和職業駕照影本。

該名司機在留言處說明,水壺是漏出300毫升的水,並非「有點漏出」,並說「你們買一台特斯拉來讓我倒水啊,要不要講一堆屁話」。目前該名家長已經向司機提告詐欺、妨害名譽和違反個資法。對此,Uber表示,司機已和補習班私下處理,公司無法協助處理,建議雙方尋求法律協助。

高雄一名女童月初搭Uber特斯拉到補習班,不慎將水壺漏水到車輛地墊,司機原本索賠500元,後來改口需至維修廠檢查需41000元。記者宋原彰/翻攝
高雄一名女童月初搭Uber特斯拉到補習班,不慎將水壺漏水到車輛地墊,司機原本索賠500元,後來改口需至維修廠檢查需41000元。記者宋原彰/翻攝

Uber 水壺 特斯拉 補習

延伸閱讀

性侵幼妻養女的「鮑毓明事件」?中國販售兒童的送養黑色產業鍊

重壓亞馬遜、特斯拉、阿里巴巴 英國百年資管巨頭:找到關鍵少數

女股神與巴菲特路線迥異 比特幣和特斯拉讓方舟投資短時間內一舉成名

最高可領187萬日圓補助!日本東京居民買Tesla Model Y只要371萬日圓

相關新聞

紀錄18世紀的台灣!乾隆台灣地圖指定為重要古物 抹香鯨、龍涎香已入圖

文化部近日公告,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一冊79件,及《乾隆臺灣地圖》1件,共計2案80件指定為重要古物。...

別掉以輕心!專家示警新冠沒有離開 再次感染死亡率增加4.5倍

今年起新冠疫情在低點波動,但年初經歷三年來最嚴峻流感疫情,侵襲性肺炎鏈球菌也寫下歷年新高,大家對呼吸道感染疾病仍不能掉...

咀嚼能力差、易染牙周病 醫:長者牙口問題恐加劇失智

高齡長輩牙口不好,恐加劇失智症發生機率。新光醫院贋復假牙科主治醫師楊博雅說,長輩咀嚼不好會減少大腦刺激,感染、發炎是失智...

花蓮縣府推出端午返鄉專車 7日開放實名制訂票

本月底有端午節三天連假,花蓮縣政府照往例推出台鐵返鄉專車,時間為連假前一天晚上從台北出發直達花蓮,及收假日下午從花蓮返回...

小磨坊黑胡椒粒農藥超標 2萬公斤遭退運銷毀

小磨坊進口調味料又違規!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該公司進口的黑胡椒原粒被檢出農藥磷化氫0.02ppm,共2萬公斤須被退運或...

高屏外海「回波」隨風飄 鄭明典:非雨滴、多是「軍事活動」

台灣西南部約高雄、屏東外的海域位置,上午出現小範圍「回波」,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表示,回波是真的,但不是來自雨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