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灼熱反覆發作影響性趣 醫:近半數女性小心這疾病

45歲黃小姐是忙碌的上班族兼三寶媽,她每隔一到兩個月出現尿道口灼熱、解尿疼痛,甚至想尿卻尿不出來,已持續兩年。每次求醫就診,醫師開立抗生素,雖一時緩減,但症狀反覆發作;除了生活不便,也影響「性」趣,面對老公求愛,她總是拒絕,又遭逢老公懷疑,身心俱疲。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陳鵬表示,黃小姐的遭遇是反覆性泌尿道感染患者的普遍寫照,因不堪其擾,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長期對情緒、精神層面產生負面影響,一旦延誤治療或出現抵抗力低下,易加速腎功能衰退,甚至引發敗血性休克,千萬不能輕忽大意。
陳鵬表示,泌尿道感染是細菌侵入泌尿系統常見的感染症,大腸桿菌是引發泌尿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約占75至95%。泌尿道感染患者在治療後,再復發或再感染次數,半年內二次以上、或一年內超過三次,就稱為反覆性泌尿道感染。
至於造成泌尿道感染的原因,陳鵬表示,多數歸因於行為因素,例如衛生習慣不佳、憋尿、飲水少排尿量不足、性行為後清理不善等。由於生理構造和荷爾蒙分泌的差異,女性泌尿道感染發生率遠高於男性,女性一生中約有40至50%的機會得到泌尿道感染,其中20至50%會反覆性感染。
陳鵬指出,由於感染源一直存在周遭環境,泌尿道感染患者在接受抗生素治療後,若未改善欠佳的行為或排除易受感染的因子,即便治癒後,仍會有很高的機會復發或再感染,最後發展為反覆性泌尿道感染。
針對反覆性泌尿道感染,目前並無特效藥,陳鵬表示,現行治療除了在感染急性期投以抗生素,可考慮長期低劑量抗生素做為預防性投藥,或在膀胱灌注玻尿酸,藉由修復膀胱內壁來延長復發感染的時間。
臨床觀察,約有六成病患在預防性投藥後三到四個月內,又發生急性感染,回到投藥前的狀態。因此,病患若欲持續維持預防效果,需再開始新的預防抗生素投藥療程,而頻繁使用抗生素及未遵從醫囑用藥,可能有增加抗藥性的風險。
陳鵬指出,隨著醫療科技進步,預防反覆性泌尿道感染也有非抗生素的選擇,已有新型非抗生素的口服療法在國內進行臨床試驗。
陳鵬強調,預防勝於治療,一定要從生活習慣改善做起,平日做好多喝水、不憋尿、注意個人衛生且穿著透氣衣物等三件事,泌尿道感染不上身。他更呼籲勿擅自購買成藥服用,否則不僅症狀可能加劇,嚴重甚至會侵犯到腎臟而造成永久傷害。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