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王鈞6點聲明回擊!控詹姆士「涉嫌違法、私接業配」 怒轟:說謊的廚師

YouTube漲價哀號!悄推新訂閱方案「78元起」 台灣也納入其中

竹東大橋車禍!55歲機車騎士慘遭槽車輾斃 屍首分離當場死亡

你知道番茄三大養生功效嗎? 醫曝「這樣吃」更能抗老

大家常覺得方便,生吃番茄。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於臉書指出, 茄紅素屬於脂溶性營養素,若是生吃番茄,其實,對於茄紅素的吸收效果,不怎麼好。圖/AI生成
大家常覺得方便,生吃番茄。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於臉書指出, 茄紅素屬於脂溶性營養素,若是生吃番茄,其實,對於茄紅素的吸收效果,不怎麼好。圖/AI生成

番茄有時只是盤子邊角的配色、配角,但醫學界近幾年愈來愈確定,它藏著一個強大成分「茄紅素」,此為抗癌、控糖、護心的關鍵力量,「紅色保健力」更是身體的抗老保鏢。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於臉書指出, 茄紅素屬於脂溶性營養素,若是生吃番茄,其實,對於茄紅素的吸收效果,不怎麼好。

張家銘說,他在美國進修時,每天中餐都吃番茄加披薩,當時覺得這樣真是方便好吃又划算,但沒想到回台後一量體重,不知不覺減了10公斤,其中的關鍵,或許就藏在那顆平凡無奇、紅通通的番茄裡。

現在茄紅素為什麼這麼紅?張家銘指出,由於現代生活壓力大、常熬夜、外食多、又離不開手機和汙染,於體內累積大量自由基,進而攻擊細胞、破壞DNA,讓身體老得快、發炎多、癌症風險也跟著上升。

茄紅素就像細胞的防彈衣,能主動抓住自由基,降低細胞損傷的風險。尤其是針對攝護腺癌、乳癌、口腔癌,研究已發現茄紅素能影響基因表現、抑制癌細胞生長,甚至有機會延緩腫瘤的發展。

張家銘表示,茄紅素可說是「天然癌症防火牆」,不只防癌,更是控糖、減脂的背後英雄,每個人不一定都有癌症風險,但卻常常經歷容易疲倦、腸胃悶痛、血糖起伏,這其實可能是代謝症候群的早期訊號。

而茄紅素在這方面扮演關鍵角色。研究顯示,它可以降低胰島素阻抗、穩定血糖、幫助脂肪細胞代謝正常化。簡單說,它讓身體更能處理糖分和脂肪,減少內臟發炎與脂肪堆積的風險。但這不是短期能看見的「暴瘦成果」,但卻是能長久維持健康體態的重要後盾。

另,預防心血管疾病,茄紅素也不缺席,它可以降低壞膽固醇、提高好膽固醇、幫助血管舒張、穩定血壓。

但大家常問番茄怎麼吃,才真的吃得到健康,多吸收茄紅素?張家銘說,茄紅素是脂溶性營養素,也就是說,如果生吃番茄,吸收效果不怎麼好。因此,必須「加一點油、加熱一下」,吸收率馬上提升好幾倍。

因此,像是番茄炒蛋、番茄炒牛肉、橄欖油炒番茄、番茄濃湯、義大利麵拌紅醬,甚至是番茄糊、番茄醬這些加工品,只要不選加太多糖鹽的產品,也是吸收茄紅素的穩定來源。

「一顆番茄,是身體改變的起點」,張家銘說,常以為要變健康就得戒糖、戒油、戒歡樂。但事實是,可以從今天去市場買一袋番茄,並願意煮一盤番茄炒蛋開始,可以讓自由基不再那麼囂張,血糖不再突然暴衝,發炎體質慢慢被調整回來,每天為自己的健康加分。

番茄醬 癌症 脂肪 膽固醇 風險

延伸閱讀

大吃美食後...用力運動可贖罪?醫示警:心臟最怕這種組合

吸一口這植物提升記憶力!醫生指對大腦好處多 抗發炎、增免疫力

「阿信」命苦竟藏失智危機!醫揭三大關鍵逆轉大腦老化

最熟悉的味道竟能抗衰老、救記憶 醫:每天都應吸一口

相關新聞

紀錄18世紀的台灣!乾隆台灣地圖指定為重要古物 抹香鯨、龍涎香已入圖

文化部近日公告,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一冊79件,及《乾隆臺灣地圖》1件,共計2案80件指定為重要古物。...

別掉以輕心!專家示警新冠沒有離開 再次感染死亡率增加4.5倍

今年起新冠疫情在低點波動,但年初經歷三年來最嚴峻流感疫情,侵襲性肺炎鏈球菌也寫下歷年新高,大家對呼吸道感染疾病仍不能掉...

咀嚼能力差、易染牙周病 醫:長者牙口問題恐加劇失智

高齡長輩牙口不好,恐加劇失智症發生機率。新光醫院贋復假牙科主治醫師楊博雅說,長輩咀嚼不好會減少大腦刺激,感染、發炎是失智...

花蓮縣府推出端午返鄉專車 7日開放實名制訂票

本月底有端午節三天連假,花蓮縣政府照往例推出台鐵返鄉專車,時間為連假前一天晚上從台北出發直達花蓮,及收假日下午從花蓮返回...

小磨坊黑胡椒粒農藥超標 2萬公斤遭退運銷毀

小磨坊進口調味料又違規!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該公司進口的黑胡椒原粒被檢出農藥磷化氫0.02ppm,共2萬公斤須被退運或...

高屏外海「回波」隨風飄 鄭明典:非雨滴、多是「軍事活動」

台灣西南部約高雄、屏東外的海域位置,上午出現小範圍「回波」,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表示,回波是真的,但不是來自雨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