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飆血糖 醫:進餐順序可能錯了 吃飯先吃澱粉NG

為什麼吃完飯後總是昏昏欲睡?是血糖太高嗎?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常務理事陳宏麟表示,「餐後嗜睡」現象跟血糖、荷爾蒙有關,還有吃太飽,體內大量血液集中在消化道系統,當大腦的供血量減少,就容易造成餐後疲倦。
陳宏麟指出,血糖是大腦的主要能源,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精神狀態。高升糖指數(高GI)食物會迅速被分解吸收,讓血糖在短時間內升高後又下降,也是讓人想睡的元兇。他說,進餐順序、攝取的食物種類會影響血糖波動,應該先吃蔬菜、蛋白質食物,最後才是碳水化合物,若空腹先吃澱粉,會導致血糖劇烈升高。
當血糖調節不良、數值上下波動區擴大,就容易得到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是可逆的。」陳宏麟說,許多民眾沒有定期檢查的習慣,不知自己是糖尿病前期。若糖化血色素(HbA1c)介於5.7%至6.4%,即表示處於糖尿病前期,應積極透過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以及改變生活習慣使血糖恢復正常。
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依據「2019-2023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的統計,20歲以上國人盛行率為12.8%,等於每8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同時也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疾病,與吸菸、缺乏運動及不健康飲食等危險因子密切相關。
國健署表示,糖尿病初期常缺乏明顯症狀,若長期控制不佳可能導致多種併發症,建議民眾掌握「顧血糖4招」,透過免費成人健康檢查了解三高狀況,並利用「科學算病館」評估個人糖尿病的風險,加上飲食及運動,並戒除吸菸,遠離糖尿病的風險。
1.定期健檢
自今年起,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放寬適用年齡範圍,提供30歲以上民眾免費健康檢查。民眾可了解自身的三高數據,並將健檢數據上傳至「科學算病館」,協助計算個人糖尿病風險,並提供個人化的健康建議。
2.均衡飲食
每天適量攝取六大類食物,包含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多以「原型食物」為主,避免過度攝取精製糖類或含糖食物,選擇高纖食物以穩定血糖。
3.規律運動
每周累積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如健走、太極拳、桌球或羽毛球等,並結合阻力運動及柔軟運動。阻力運動有助於幫助胰島素更好發揮作用,,柔軟運動則能增強關節的活動範圍,穩定血糖強健筋骨。
4.遠離菸害
吸菸會使血糖上升,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其尼古丁物質會降低胰島素的敏感度,引發胰島素的阻抗。戒菸除了靠意志力,專業協助也很重要,全台有近4000家二代戒菸合約醫事機構,可多加利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