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無麩質飲食」能瘦身、美肌?營養師揭穿迷思:恐平白多花錢

根據日媒「PRESIDENT Online」報導,營養師成田崇信指出,近年廣受推崇的「無麩質飲食」雖被認為有助於瘦身、美肌與提升健康,但對沒有患有乳糜瀉(Celiac Disease)的人而言,這樣的飲食方式並無明確科學根據,甚至可能是誤信體驗談或心理暗示效應所致。
文中指出,無麩質飲食最初是為乳糜瀉患者設計,因小麥中的蛋白質「麩質」會誘發這類患者的免疫反應,導致腸道受損。所謂的「麩質」可使小麥粉加水揉捏時,讓麵糰產生黏性和彈性,也能賦予麵包蓬鬆的質感,或讓麵條有嚼勁。不過,隨著名人、運動員宣稱透過無麩質飲食能改善健康與表現,此概念迅速普及。但成田指出,許多感覺到頭痛、倦怠、消化不良有所改善的案例,其實可能是自然康復或安慰劑效應所導致,並非真正與麩質有關。
此外,坊間盛傳無麩質飲食有助減重與美肌,但成田解釋,小麥製品如麵包、麵條因含有較多蛋白質,反而能延緩血糖上升速度,不必盲目排斥。而「小麥有害論」中提到的麩質有成癮性及破壞腸道屏障的說法,目前也已被歐洲食品安全機構否定,沒有充分科學依據證實。
成田強調,若非乳糜瀉患者,刻意實施無麩質飲食不但無益,還可能導致營養失衡與飲食費增加。且此疾病的遺傳因素很高,常見於大量攝取小麥製品的國家,日本人有此疾病者很少。小麥是營養價值高且價格親民的重要穀物,不該因為無根據的「小麥有害論」而被誤解。面對市面上鋪天蓋地的飲食迷思,唯有以多元均衡的飲食習慣,理性看待食物,才能真正吃得健康又開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