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感冒6次 竟是氣喘

溫差大或梅雨季來臨,52歲黃小姐就會出現間斷性咳嗽、呼吸急促,狀況時好時壞,且類似感冒症狀,所以她不以為意,沒想到日前因喘咳、發燒住院,被診斷出流感併發肺炎及氣喘,才知道她竟罹患了氣喘。

國泰醫院呼吸胸腔科主治醫師吳錦桐表示,氣喘患者平時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不代表痊癒,一旦碰觸刺激物、隱藏因子或過敏原等,容易誘發嚴重的急性發作。

氣喘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發炎、反覆發作的疾病,其原因與遺傳體質、環境刺激有關。「氣喘可能出現在任何年齡,不是兒童特有的疾病,雖然有些患者長大後症狀會減輕,但不代表病情好轉,只是沒有發作,其實氣管仍在發炎。」吳錦桐強調,氣喘一定要規律用藥,即使病情穩定也必須要醫師評估才能停藥或減藥。

依最新成人氣喘臨床照護指引調查指出,台灣成人氣喘盛行率大概是12%,兒童氣喘盛行率約15%,有多數氣喘病人尚未被診斷或未持續追蹤治療。吳錦桐說,曾有患者描述病情,一年內感冒了6次,後來胸腔發出「咻咻」的喘鳴聲、夜咳不止,就醫才確診是氣喘。

除了忽略氣喘初期症狀,吳錦桐表示,民眾還有用藥的迷思,認為平常沒症狀出現,就不依照醫囑規律使用吸入型類固醇,導致氣喘發作時跑急診,反而需要加重用藥治療。他提醒,民眾不要有「惡化當症狀」、「症狀當診斷」的錯誤觀念,錯誤的用藥習慣易提高急性惡化、死亡風險。

吳錦桐說,吸入型類固醇是以吸入方式經由呼吸系統吸收,不會有口服類固醇常見的全身性副作用。有些人聽到「類固醇」就抗拒,甚至有患者氣喘發作僅使用短效急救吸入劑,直到急性氣喘發作才發現錯誤用藥。

吳錦桐提醒,若老是感冒咳不停、呼吸困難合併胸悶、久咳不癒超過3周以上、呼吸時有咻咻聲,就要懷疑有氣喘的可能。

患者 氣喘 類固醇

延伸閱讀

氣喘沒症狀就停藥?醫:NG行為恐加重惡化

一年感冒6次竟是氣喘? 醫:錯誤藥用迷思恐致命

黑歷史挖出!高雄楠梓托嬰中心虐8嬰 負責人曾害死男嬰

陳珮騏拍戲突血崩!子宮肌瘤長成拳頭大 一度「血流滿地」嚇壞劇組

相關新聞

就醫診察支付標準 健保署擬修改

醫界、民團呼籲,衛福部健保署應盡速修訂診察費等相關支付標準,落實「不同工、不同酬」等目的。健保署醫務管理組長劉林義表示,...

留住年輕醫師 醫學中心紛加薪

總統賴清德提出「不同工、不同酬」概念,改善人力流失等困境,事實上,為留住年輕醫師,許多醫學中心絞盡腦汁,台北榮總最近啟動...

高鐵首例過站不停 駕駛停職3月 需心理評估

本月十四日高鐵發生通車十八年來首例「過站不停」疏失,列車抵達板橋站後未開車門隨即駛離,十五○名旅客受到影響,駕駛依SOP...

聯經人文企業獎 童子賢獲特別貢獻獎

由聯經出版主辦的第二屆人文企業獎,首度頒發特別貢獻獎,由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獲獎。他領獎時幽默表示,美國的競爭力未必在白宮,...

健保診察費給付重大變革 健保署擬定最新方案出爐

因應醫事人員流失,總統賴清德提出「不同工、不同酬」,醫界、民團呼籲,衛福部健保署應盡速修訂診察費等相關支付標準。衛福部健...

健康主題館/外食吃太鹹 多喝水、運動助排鈉

● 減鹽是最佳排鈉方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