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仁勳、魏哲家在「這」共進晚餐 台積電高層大陣仗參與

機場造型不一般!黃仁勳手戴近4000萬名表 素雅黑T上看兩萬

台積電(2330)要重回千金股?專家建議「逢高了結」:還有重重難關

台積電(2330)股價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積電(2330)股價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文.玩股華安】

台積電(2330)今日盤中最高一度觸及990元,距離千元大關僅差臨門一腳,引爆市場熱議。

不少投資人心中不禁出現期待:「台積電要重回千金了嗎?」然而,真正該關注的,或許不是那個美麗的數字,而是千金關卡背後潛藏的壓力與風險,以及更值得提前布局的機會。

千元關卡是目標還是壓力?

回顧台積電2024年站上千金後,不難發現:千元關卡成了許多專家所說的,跌破就是進場的關卡點,在這充滿套牢與獲利了結情緒的敏感區域。

當股價逼近1000元,許多過去高點進場、至今尚未解套的籌碼,容易在此時選擇出場,加上部分短線資金見好就收,形成顯著賣壓。

台積電的價值從來不是由股價的整數來定義,而是在於它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不可撼動的地位。

當市場情緒聚焦在千金關卡時,理性的投資人更該審視的是資金的配置效率。

現在正是自問的時候:面對接近千元的台積電,我該抱著它等待突破?還是該把握機會,將部分資金轉向那些基期低、未來成長潛力大的AI黑馬股?

不如適時獲利了結,靜待下一個好球帶

對已經持有台積電的投資人來說,當股價接近千元,分批獲利了結是一種穩健且靈活的操作策略。

尤其在台股近期大幅上漲、指數處於相對高檔、技術面轉為震盪整理的格局下,選擇落袋為安、保留現金部位,反而能為下一波行情保留主動權。

雖然目前市場對AI題材仍保持高度熱度,但相關個股走勢分歧明顯,真正具備成長性且基期尚低的AI股,仍然存在,只是需要投資人細心挑選與等待時機。

例如:金寶(2312)為AI伺服器供應鏈也是機器人概念股,在不計算業外損失的情況下,目前本益比仍屬低檔,屬於AI浪潮中被低估的老將。

而上周所提的金居(8358)作為上游銅箔供應商,今年第一季EPS達到1.05元,即使連續上漲兩日,本益比依舊偏低,反映其基本面仍未完全反應在股價上。

這類個股不僅具備AI題材,更具備實質營運數據支撐,值得投資人中長線關注。

此外,短線上仍有不少潛在干擾因素。

白宮近日釋出訊息,預告未來幾週將公布以「美英方案」為藍圖的24項新貿易協議,這些可能涉及科技禁令、關稅與供應鏈調整,對台灣出口型企業勢必產生影響。

這些政策變數將為市場增添不確定性,投資人更應避免滿手重倉,保有資金靈活調度的空間。

與其一昧守著台積電是否能站穩千元,不如從戰略角度出發,逢高調節、觀察低基期潛力股、等待市場情緒冷卻後的真正機會,才是穩中求勝之道。

台積電的營運方向,其實從未改變

儘管短線討論聚焦於股價是否站上千元,但若將時間軸拉長,我們會發現:台積電的營收成長軌跡與長期目標,從未偏離。

不論是AI伺服器晶片、2奈米&3奈米先進製程,還是高效能運算的強勁需求,台積電仍穩居全球科技供應鏈的核心。

歷史經驗顯示:每當台積電因市場雜音或總體經濟震盪回落時,反而是長線投資人絕佳的買點。

因此,與其一昧追逐千元,不如等風險稍歇、價格拉回時,低接這樣的優質資產,才是真正的穩健策略。

◎本文獲「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台積電衝千金前夕,你該思考的其實是這件事!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投資觀點與紀錄,並非建議。申購前自行評估風險,並詳閱公開說明書。※

相關新聞

外資11天爆買逾2千億元!三大法人本周敲進1187億元

台股集中市場16日震盪甩尾收高113.44點,漲幅0.52%,報21,843.69點,全日最高21,854.5點、最低2...

外資買超157億、連11買 爆買這幾檔金融股及貨櫃三雄

台股16日收21,843.69點,上漲113.44點,三大法人中僅外資買超157.13億元,5月以來連續11個交易日買超...

全體上市公司第1季稅前盈餘1.11兆元 年增28%

上市公司第1季財報全出爐,證交所今天表示,除了福懋油未如期出具財報,以及14家金控上市公司首季財報公告申報期限至6月2日...

台股本週大漲928點 上市公司總市值衝破70兆元

美中關稅戰降溫,推升本週台股大漲928.65點或4.44%,週五集中市場指數收在21843.69點。根據證交所統計,全體...

台股周漲4.44%連4紅 3大權值超車大盤、散熱奪漲幅王

台股16日在貨櫃三雄萬海(2615)等持續順風疾駛,加上輝達(NVIDIA)在台總部引爆士紙(1903)、台火(9902...

台股上漲113點收21,843點 台積電上揚5元收998元

台股16日以21731.88點開出,終場收21843.69點,上漲113.44點,漲幅0.52%,成交量3427.4億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