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彥平專欄/低本益比、流動性強個股 可布局

美國總統川普主動向中國大陸遞出橄欖枝,暗示將調降中國大陸關稅,市場解讀為美中貿易衝突降溫,再加上聯準會(Fed)官員拋出預防性降息的言論,上周全球股市受此激勵大幅走揚,也帶動台股挑戰月線反壓。
惟國際貨幣基金(IMF)因美國百年來最高關稅衝擊,下修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並預測美國今年陷入短暫衰退的機率升至37%。加上市場對川普政策變臉的速度仍存疑,導致台股雖受到美股反彈帶動,但量能仍受市場避險情緒影響,無法有效擴大。
川普關稅劇本充滿變數,原本給予各國90天緩衝期與美國協商,現又傳出未來二至三周內將重啟新的協議,政策反覆善變再度升溫全球貿易戰。
此外,川普對中國大陸關稅政策出現戲劇性大轉彎,關稅談判顯露曙光令市場風險情緒修復。但中國大陸官方卻表示,雙方並未就關稅等經貿議題進行任何磋商或協議。忽多忽空的政策不確定性,造成投資人對關稅走向疑慮陡增,依賴消息面的投機性反彈更是加劇波動震幅。
川普想要聯準會主席鮑爾離職的激進言論,使市場憂心聯準會超然獨立性受到動搖,重創全球投資人信心,且美債與美元的無風險性資產地位受到質疑,造成中長期避險資金大挪移,降低美元資產部位,則是對川普搖擺政策不信任的警示。
川普時硬時軟的操作慣性,使市場對其可信度產生質疑,金融市場的疲弱走勢,正是對川普反覆無常信用破產的直接表態。
台灣3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創下歷年同期新高,且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近兩個月表現優於預期,顯示供應鏈廠商因應混沌的美國關稅政策出現提前拉貨潮。
企業搶貨與囤貨的動作,雖然短期提升生產數據與營收成績亮眼,但關稅變數帶給企業更多營運的不確定性,未來恐將壓抑獲利展望,致使廠商資本支出縮手觀望,消費者的悲觀情緒升溫,進一步抑制終端消費意願,供需失衡的難題將成為企業未來須面對的棘手挑戰。
台股在國安基金進場護盤後穩定市場情緒,融資大幅縮減也使籌碼面轉趨穩健,且台股與美股企業財報成績多數優於預期,上市櫃公司實施庫藏股也有利支撐股價。不過,對等關稅最大利空或許已過,但關稅談判的變化仍會影響台股震盪,投資操作維持審慎態度並嚴格執行停損機制,逢低分批布局低本益比且流動性強的個股。(作者是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