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匿營收避稅 財產恐遭凍結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提醒,企業若有企圖隱匿或轉移財產、逃避稅捐情形,稅捐機關可依法向法院聲請假扣押,凍結其財產,以保障國家稅收權益。近期就有公司將營收匯入負責人個人帳戶企圖避稅,導致財產遭國稅局凍結。
依《稅捐稽徵法》規定,稽徵機關若發現納稅人有規避稅捐執行跡象,即可在繳納通知送達後,聲請法院對其名下財產實施假扣押,並與行政執行署協力辦理後續強制執行,確保國家稅收能順利徵起的重要機制,對於有高額欠稅或異常財務操作者,具有嚇阻效果。
此舉不僅是為了防堵稅捐流失,也是確保後續行政執行程序能順利進行。
國稅局舉例,近期北部某專營調理包食品零售的公司,將約7,470萬元營業收入匯入負責人甲君個人帳戶,未依法開立發票及如實申報銷售額,經查,公司帳面僅記載8萬餘元現金、16萬餘元銀行存款及約4,000元利息,與實際營業情況嚴重不符,顯示有規避稅捐之嫌。
國稅局認定該公司有明顯隱匿收入、轉移資金的意圖,隨即向法院聲請假扣押並獲准,後續移送行政執行署執行,財產遭凍結後,甲君才驚覺情勢嚴重,主動與國稅局聯繫補繳稅款,以免情況進一步惡化。
國稅局強調,誠實申報與如期繳納是每一位納稅人應盡的基本義務。若心存僥倖,試圖隱匿收入、規避納稅責任,不僅會被追繳補稅與處罰,還可能導致財產遭凍結、公司營運資金受限,甚至影響個人與企業的信用與商譽。
國稅局提醒,民眾及企業主切勿以身試法,若對稅務申報或繳納流程有疑問,應主動向稅務機關諮詢,避免誤觸法網造成後續損失。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