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史指回落收跌 聯合健康推升道瓊盤中創歷史新高

到站即到公司!大安「新豪辦」每坪195萬創社區新高

大安區「首泰信義」20樓以下為商辦產品。圖/台灣房屋信義光復旗艦店提供
大安區「首泰信義」20樓以下為商辦產品。圖/台灣房屋信義光復旗艦店提供

實價揭露,屋齡三年的台北市信義安和站捷運共構案「首泰信義」,中樓層於今年4月成交約1.87億元,每坪195萬元,創該社區商辦戶最高單價,由紡織批發業公司購入。

另外,內湖五期重劃區內,完工不到一年的新商辦「國揚洲際企業總部」,3月亦有交易,總價約1.38億元,每坪73萬元,由兩投資公司共同購入。

新商辦吸金力強,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進一步統計,2025年上半年台北屋齡5年內的新型商辦交易,總計有40件,總銷近50億。其中內湖就有16件交易居全市之冠,為新商辦交易熱區。

交易量最多的商辦,則是「國揚洲際企業總部」,今年已有12筆交易,主要來自於家電代理商恆隆行一口氣砸下10.57億元,包下8筆交易。

至於單價表現最亮眼的商辦,則是大安區「首泰信義」,單價高達195萬元,一戶總價逾億元,成為近年受矚目的「蛋黃區新豪辦」。而今年單筆總價最高的商辦交易,則為台灣人壽以14.7億買下虹典人文科技大樓。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內湖商辦目前新供給多在舊宗段和五期,並以廠辦類型為主,由於單價較大安區、中山區實惠,且待售戶數相對多,因此吸引大型企業一次入手多戶設立總部。

張旭嵐分析,大安區位於屬於精華商業地段,雖然價格高,不過具備交通優勢,首泰信義、登峰大廈等新商辦,具有近捷運信義安和站與大安站的優勢,鄰近核心商圈與高端客戶群,不僅能彰顯企業品牌形象,也具備保值性。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指出,這些企業購置新型商辦有三大優勢,第一、「硬體規格升級」。像是配備節能系統與智慧建築設施,較符合國際級企業的ESG訴求。

第二、「商辦小宅化」。上半年百坪以上新商辦交易共17筆,30坪以內也有10筆交易、佔3成,並集中在中山和大安區,這些小坪數商辦或事務所,例如「昇中山」,總價在3千萬元上下,入手門檻低,吸引自用和投資置產型買方。

第三、「交通便利性」。考量員工上班通勤和客戶洽談需求,企業購入商辦優先考量交通便利性,因此捷運共構、鄰近捷運的商辦出租率高,也往往較受到企業主的喜愛。

張菱育分析,如今台北市核心精華地段土地釋出稀少,新商辦供給有限,具備地段、硬體與品牌形象優勢的物件,未來價格仍有支撐力,潛力熱區像是內科以及開發中的北士科,吸引科技業、傳統產業汰舊換新,或是資金雄厚的投資人提早進場布局。

新商辦交易情況  資料來源/台灣房屋提供
新商辦交易情況 資料來源/台灣房屋提供

精華 捷運 屋齡 商辦

延伸閱讀

新北貢寮卯澳新停車場啟用 解決人潮湧現停車難題

獨/入選全台十大拉麵店!「山嵐拉麵」大安店熄燈 粉絲:好可惜

新北汐止湖蓮里行不便 會勘找適合地設YouBike2.0E

桃園東隆凱悅社區86%住戶盼航空城徵收 都委會:再溝通

相關新聞

台泥三元大火事故滿月 立委賴瑞隆:地點不恰當、無限期停工

台泥旗下三元能源科技公司工廠大火發生至今滿一個月,台泥昨坦承影響收益110億元。已連續召開兩次檢討會的高雄在地立委賴瑞隆...

主政近20年 台塑企業「王文淵時代」劃下句點

歷經8年布局,台塑企業「大阿哥」王文淵今天正式宣布卸下「行政中心」總裁職務,把經營權棒子交給南亞董事長吳嘉昭,王文淵專任...

台塑集團加薪2%拍板 平均薪資首度突破6萬元

台塑集團昨(14)日正式敲定今年員工調薪案,調幅為2%,以台塑企業基層員工每月平均薪資約5.92萬元估算,調整後每名員工...

央行下手有多重?最新統計:買氣回2016年谷底

住商機構彙整六都資料,統計六都上半年家戶購屋比,六都平均僅1.4%,象徵每百戶中僅有1.4戶買房,為2016年以來最低紀...

虧損照樣加薪!台塑四寶近月市值飆漲2852億 員工月薪衝破6萬

台塑四寶近期股價全面走強,自7月11日至8月14日,合計市值飆升約新台幣2,852億元,平均漲幅達34.54%,其中南亞...

台首例!「光速火箭」賣香水賣到上櫃、反攻日 門外漢征國際:做品牌才有主導權

台灣第一家掛牌香水企業光速火箭,不僅在國內建立22間門市,更積極拓展海外版圖,從香港、馬來西亞到成功打入日本。兩位從電商選品起家的創辦人,如何打造年銷超過20萬瓶的香氛品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