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陳鏞基、胡金龍首次同隊同場轟 悍將5連敗追平8月最慘

整理包/全台各縣市「是否有颱風假」?楊柳快閃肆虐 14日停班課一次看

智慧經營/全盈+PAY總經理劉美玲 普惠金融 四戰略拓市

全盈+PAY總經理劉美玲。全盈+PAY/提供
全盈+PAY總經理劉美玲。全盈+PAY/提供

台灣電子支付市場百家爭鳴,主要股東集結零售、金融與電商三大基因的全盈+PAY開業三年來一直朝利基化發展。全盈+PAY總經理劉美玲指出,未來電支業競合更趨多元化。

支付服務 多元串連

全盈+PAY將持續以3E策略為核心,透過「跨境布局」、「移工金融」、「整合綠色三環鏈」、「智能理財新選擇」四大戰略拓展,讓FinTech成為用戶的日常,共創普惠金融與綠色共好。

全盈+PAY是由全家便利商店玉山銀行及PChome集團的拍付國際公司策略合作成立的支付品牌。成立之初即則延攬時任玉山銀行信用卡暨支付金融處副總劉美玲出任總經理,她曾帶領玉山與PayPal、支付寶合作。而劉美玲也是玉山「第一期大學姐」,在開業前就加入,可謂創行元老,與現任玉山金總經理陳茂欽同期。

全盈+PAY於今年4月迎來開業三周年,劉美玲也觀察未來電支產業有三大趨勢,分別為「競合多元化」、「布局國際化」與「發展利基化」。而全盈+PAY是首家以「嵌入式支付金融科技(Payment Inside)」進軍電支市場的品牌,透過3E策略,即嵌入式金融 (Embedded Finance)、共好生態圈 (Engaged Ecosystem)、數據賦能 (Data Empowerment),成功將支付服務深度串連零售、社區、職場與理財平台等多元場景,建立明確差異化定位。累積特約商店品牌約218家、逾48萬個支付點,今年將進一步嵌入移工場景。

深化經營 擴大使用

劉美玲指出,電支發展迄今突破31,00萬用戶,平均每一人有超過1.5個電支帳戶,未來競爭從過去的「圈粉」走向場景深化與用戶經營,讓使用頻率拉高、金額更多。

劉美玲並提出全盈+PAY「四大戰略」,聚焦「結合TWQR串連跨境消費場景」、「嵌入式支付金融深入移工場景」、「打造整合消費、交通、金融綠色三環鏈」以及「開啟小額理財新選擇」。

戰略一,結合TWQR把支付延伸到國際。劉美玲指出,TWQR是重要國家隊,尤其在跨境金融,將連結各國際支付業者,開放雙邊用戶跨境付款等更多服務。

戰略二為深入移工場景,她強調,台灣80萬移工在普惠金融上仍有痛點,全盈+PAY正藉由API串接、身分驗證科技與行為分析技術,打造適應不同文化與需求的在地化支付模型,以能服務移工的電子錢包,並結合全家友善移工計畫,提供更廣泛服務。

戰略三,全盈+PAY為用戶打造整合消費、交通、金融綠色三環鏈,首創「減碳贏家」服務並於去年5月啟用,現階段已跨足金融、零售、科技資訊、化妝品製造與交通運輸等產業,使用人數將近15萬人、總減碳紀錄達110公噸,將持續推廣,讓用戶力行減碳,帶動加速淨零進程。

戰略四為開啟小額理財新選擇,劉美玲目標發動「支付+理財雙引擎」,建構理財生活圈,讓支付不止於支付;更要延伸小額資產管理,扮演普惠金融的橋梁。

移工 玉山銀行 全家便利商店

延伸閱讀

雲林越籍移工賣狗肉每公斤400元 研判是無主犬隻被宰

勞團曝仲介阻移工加入工會 籲勞動部認定為「雇主代理人」

仲介不讓移工入工會 勞團盼勞動部處理

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玉山銀多元共融 績效卓越

相關新聞

受三元能源火災波及...台泥財損出爐 獲利影響初估110億

台泥(1101)13日證交所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說明持股78.1%的子公司台灣三元能源科技公司火災損失財務影響。台泥表示...

森崴能源子公司代墊工程追加款 上半年虧損44.3億元

森崴能源(6806)今(13)日舉行董事會,通過2025年第2季財務報告,受子公司富崴能源與台電離岸風電二期追加工程款項...

沒做好會失民心!預售屋爆解約潮 建商「為1事」喊話賴總統

全台預售屋解約潮來襲,今年前5月預售屋解約量逼近千件,台中也是重災區。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楊志鵬今公開為建築產業、購...

貨櫃三雄第2季獲利下滑 業者估下半年運價反彈

貨櫃三雄長榮、陽明、萬海第2季財報出爐,受關稅與匯率波及,稅後淨利明顯年減,長榮上半年每股賺17.7元奪三雄之冠;業者預...

建築減碳再進化!「低碳建築永續發展研討會」台中登場

在全球淨零碳排浪潮下,建築產業正經歷一場深度轉型。由產業技術單位主導,集結了公協會、建材與營建專家所舉辦的「低碳建築永續...

潤泰新擬開發北市內湖「湖光社區」都更案 基地面積達千坪

潤泰新(9945)13日公告,擬開發台北市內湖區都更案,合建分配比例為地主56%~61%,建方39%~44%。潤泰新指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