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台灣成觀光大國!卓榮泰「三方向」著手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出席第19屆台北國際觀光博覽會。記者甘芝萁/攝影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出席第19屆台北國際觀光博覽會。記者甘芝萁/攝影

行政院長卓榮泰23日出席「2025台北國際觀光博覽會」開幕典禮時表示,賴清德總統已指示「擴大內需」與「擴大觀光」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方向,行政團隊將積極完善國內交通路網建設、滿足觀光產業發展所需人力、優化出入境通關程序,打造台灣成為國際最佳旅遊地點,並串聯大型國際會展、演唱會、重要國際體育賽事等活動,促進台灣觀光事業發展。

卓榮泰致詞時首先感謝「台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駱炫宏理事長,長期推動臺灣國際觀光,不論對國內觀光旅遊業的發展,或婦女業者交流平臺的建設,都貢獻良多,令人稱道。卓院長期盼駱理事長未來能打造更多交流平臺,吸引國外旅客來臺觀光,並鼓勵國人到世界各地開啟新視野。

卓榮泰表示,賴總統已指示,行政團隊在編列未來新一年度預算時,必須將「擴大內需」與「擴大觀光」精神,納入國家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中。卓榮泰指出,要做好觀光,政府有三大責任:首先是有效打造完善交通路網建設,沒有好的交通建設,將不易吸引更多國際旅客來台觀光;其次是滿足產業發展所需人力,政府將大刀闊斧推出新的勞工政策,在本國勞工優先適用的前提下,引進更多外籍移工投入發展國家建設與觀光事業,促進國內旅遊品質提升;第三是優化出入境通關程序,讓國際旅客確實感受到中華民國臺灣是歡迎國際友人的最佳旅遊地點。

卓榮泰進一步指出,政府期盼透過各項多元的補助方案,讓國際旅客來台後更容易親近及享受國內各地公共建設、交通建設及文化建設的優質服務;同時,也將持續增進觀光業服務人員在外語及國際禮儀接待等訓練,並積極推廣各地旅遊服務中心,提升台灣國際觀光的吸引力。

卓榮泰表示,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台灣觀光也穩健地向世界各國全面發展。交通部觀光署2024年已分別在印尼雅加達、印度孟買、菲律賓馬尼拉、法國巴黎及加拿大溫哥華等地成立觀光服務分處,未來將進一步在澳洲雪梨、荷蘭阿姆斯特丹及美國西雅圖等城市設點,向國際友人訴說許多台灣在地景點的感人故事,發揚台灣觀光的軟實力。

卓榮泰強調,台灣觀光產業在國際屢受好評,包括在「2024全球綠色目的地百大故事獎」中,台灣榮獲9個獎項;在「全球穆斯林旅遊指數」中,台灣名列非伊斯蘭合作組織國家第3名,並獲得多家國際旅遊雜誌讚譽為亞洲最適合休閒、冒險與島嶼旅遊的觀光勝地;此外,阿里山林鐵更入選《紐約時報》2025年全球必訪52個地方之一。並期盼未來除了阿里山林鐵外,也能儘速將「漂亮的太魯閣還給花蓮、還給全世界」,讓所有旅客均能飽覽台灣自然風景。

卓榮泰提到,近日「2025台北國際電腦展」及「InnoVEX 2025」等國際大型會展在台北南港展覽館展出,吸引來自不同城市與行業別的觀光旅客來台,未來政府也希望串聯重要國際會展與觀光活動,推出整合旅遊與商務的套裝行程方案;此外,高雄成功帶動的「演唱會經濟」模式,以及舉辦國際體育賽事,都是台灣發展觀光事業的重要助力,也是政府未來政策推動的方向,希望將台灣打造成為旅遊勝地與觀光大國。

觀光 卓榮泰

延伸閱讀

政院砍地方補助款 新北市府:國政不需魔術師 要做該做的事

【重磅快評】補助款留中央口袋 卓榮泰團隊不翻六法?

盧秀燕行政院會槓刪補助款 卓揆:比立院氣氛好多了

統刪地方補助款爭議 卓榮泰:政府不會變魔術 去年8月底已知會

相關新聞

傳丹麥風電巨頭退出台灣? Vestas 發聲明布局渢妙一期

丹麥風電巨頭維特斯集團(Vestas)23日表示,將繼續為總裝置容量達495MW的渢妙一期離岸風場,供應其旗艦機型 V2...

第5屆公益彩累計盈餘410.77億元 表現優於上屆同期

台灣彩券公司23日公布最新公益彩券盈餘數據,114年4月份單月為政府創造新臺幣19.29億元盈餘,自第5屆公益彩券開跑以...

「奇蹟產生器」女王台中簽書登場 期許亞果台中藍海發展

習慣正面思考並予以正面行動,從而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生命中的奇蹟產生器女王-唐玉書,於亞果遊艇(7566)中部經銷商「亞歆海...

深化 iNGO 外交 林佳龍:讓世界看見民主台灣的社會能量

外交部長林佳龍23日接見「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總會長蔡政諺及其團隊,青商總會即將代表台灣前往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出...

輝達擬進駐北士科 潤泰新:若有機會合作將不放棄

潤泰新、皇翔今天皆開股東會。有潤泰新股東提問,輝達(NVIDIA)將進駐北士科,潤泰新在北士科也有土地,公司是否能爭取合...

王子麵變身!味王推出「王子杯麵」搶攻超商通路

味王(1203)經典零食品牌「王子麵」自1970年上市至今,深耕台灣市場逾半世紀,成為眾多消費者成長記憶中的共同味道。2...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