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公辦都更加速 專家:條件較好恐讓民辦住戶期待失衡

新北市都市更新整合再加速。由新北市住都中心主導的3件公辦都更案近日同步招商,其中位於新店區中華路與三民路口的「新店曦案」備受矚目,生活機能良好,現況多為屋齡逾30年的一、二層樓老舊建物,整合進展順利,目前住戶參與意願已超過八成。
住都中心自110年成立以來共推動9件都更案,執行長錢奕綱表示,「新店曦案」位置完整、條件良好,走路即可抵達捷運站,也鄰近新店溪綠地,推動上面臨的挑戰與多數公辦案類似,主要為土地占用、未合法建物安置及產權複雜等問題,「本案困難點以土地占用與未合法建物為主,目前整合進度樂觀。」
錢奕綱指出,公辦都更以公有土地為主軸,推動相對順利,且近年也結合托老、托育等公益設施,期望藉此改善周邊都市環境。由政府主導可避免建商倒閉或不良業者介入,「中繼住宅」則是後續強化目標之一,希望讓民眾在都更期間有更妥善的安置安排。
新北市議員陳永福表示,公辦都更因為採取公開招標、資訊透明,所有權人信任度普遍較高,「不像自辦案可能出現不良建商的問題,民眾對公辦案比較有信心心。」
新北市議員黃心華則指出,許多區位相對邊陲、房價不高地段難以吸引建商投入,政府介入推動公辦都更,是必要作法。他認為,公部門的角色比過去更積極,透過住都中心整合資源與尋找出資者,也提升了整體推動效率。他提醒,都更是否能順利進行,取決於社區共識與同意比例,「只要有共識,就能吸引優質廠商加入。」
他也指出,老屋耐震標準低,整建需求日益迫切,加上工料成本上升,民眾可分回的比例縮水,期待落差也加劇分歧。「公辦案行政規費相對低廉,但私辦談判的彈性較高,各有利弊。最終關鍵還是在住戶能否達成整合。」
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汪俊男則表示,公辦都更的關鍵在於公有土地過半,規模較大時,推動及設計過程相對單純。公辦案多由建築師或實施者事前進行完整規劃與行政協調,若落在策略指定地區,獎勵容積可達2倍,相對於一般民間案的1.5倍有更高誘因。「但這也會影響周邊民間案的期望值,住戶會產生比較心態,進而增加民間都更談判難度。」
他強調,公辦案在整體規畫與配套上表現良好,「若能順利執行,也能帶動周邊地區形成正向更新效應。」
民眾方面,60歲林先生表示,自家房子年久失修,漏水與管線老化問題嚴重,希望透過都更改善生活環境,讓孩子住得更安全。63歲的陳太太則說,「公有地比例高、又是政府辦的,我們比較放心,不會像私人建商說變就變。」不過37歲的鄭小姐坦言,雖然聽說參與意願超過八成,但仍有鄰居心存疑慮,「搬遷不是小事,老人家也住習慣了,不過大體上還是支持的。」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