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生日快樂/運錩 高附加價值 開創藍海

運錩鋼鐵(2069)1987年成立,透過海峽兩岸有效的產業分工,建立競爭優勢,面對全球不銹鋼生產過剩壓力,運錩朝高附加價值的道路前進,在不銹鋼精密加工領域精益求精,吸引科技大廠競相前來合作,擺脫鋼鐵景氣起伏的糾纏。
38年前,運錩董事長顏德和在高雄創業。顏德和出身於苗栗後龍的農村,家境並不富裕,國中畢業後便隻身前往台中一家不銹鋼裁剪廠當學徒,六、七年間他半工半讀完成高職學業。他回憶:「那個年代的學徒真的很辛苦,但我很認真、很努力,對每一件事情都全心全意地投入,努力做到最好。」
朝上游發展 獲客戶信任
學徒生涯結束後,顏德和南下高雄,加入親戚的不銹鋼裁剪廠擔任業務工作,負責拜訪客戶與爭取訂單。過了幾年後,工廠發生股東分家的問題,顏德和因沒有退路,決定自行創業。1987年,他與家人籌措資金,創立運錩鋼鐵,從左營的小工廠起家,隔年在岡山設廠,1993年新建燕巢裁剪加工廠,不斷建構更深廣的營運利基。
當時不銹鋼需求大增,顏德和創業第一個月就接下近400公噸訂單,隔一個月又成長三成、再下個月增加六成,短短四個月就達到單月出貨量1,000公噸的規模。
由於許多不銹鋼裁剪加工訂單來自中國大陸,顏德和決定西進,並朝上游軋鋼發展。2001年進入大陸,當時全球投資者都將大陸定位為世界工廠,運錩以優異的技術,成為重要3C、家電廠合作的對象,運錩不銹鋼逐步科技化。
運錩2002年於高雄前金區成立總管理處,2008年於大發工業區擴廠成立裁剪加工中心,布局兩岸,商業觸角延伸至世界各地,同年榮獲經濟部金貿獎。
隨著公司規模擴大,顏德和與經營團隊開始思考企業轉型,與強調輕、薄、短、小的科技產品緊密結合,朝生產製造精密超薄不銹鋼產品為主,並開拓產品應用領域,跨足電子零組件及環保節能等產業供應鏈,不僅附加價值躍進,創新藍海,成功建立不敗的競爭優勢。
顏德和說,創業初期公司規模小、知名度低,經營環境艱辛,白天工作、晚上拜訪客戶,幾乎沒有假日。但憑藉十多年實務經驗與扎實的業務能力,逐漸獲得客戶信任,第一年就賺回一個資本額。
上市鋼廠主管說,運錩從小工廠起家,逐步擴展至大陸市場,在競爭激烈的不銹鋼產業站穩腳跟。其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是品質與誠信,運錩以「品質至上,誠信第一」為宗旨,始終堅持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
顏德和強調,誠信是企業經營的根本,即使在疫情期間全球供應鏈混亂、運費暴漲,仍堅持按時交貨,贏得客戶的高度信任。
此外,積極推動研發,專注生產精密超薄不銹鋼產品,並將產品應用領域擴展至電子零組件及環保節能產業。
市場敏感度 成致勝關鍵
其核心技術能量可將不銹鋼加工至0.03毫米的厚度,遠低於一般頭髮的直徑(0.05至0.08毫米),廣泛應用於手機、平板、硬碟等高科技產品,大幅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顏德和兩岸布局與市場敏感度是致勝關鍵。運錩的商業觸角延伸至世界各地,外銷占比達七成以上,尤其專注歐美市場,公司在高雄臨近港口,能快速響應國際市場需求,並掌握全球不銹鋼產業的脈動。
此外,運錩擁有優級保稅工廠資格,享有進出口免關稅優惠,更提升成本競爭力。
展望未來,運錩深耕技術研發,拓展高附加價值產品,並響應全球市場變化,其中以技術創新與研發投入為重中之重,專注開發更高精度、更高性能的不銹鋼產品。通過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運錩不斷提升技術水準和創新能力。
為拓展市場多元化,除鞏固歐美市場地位,還積極開拓亞洲、非洲等新興市場。通過全球化布局,運錩將降低單一市場波動對公司整體業績的影響。
全球碳中和議題發酵,運錩強化綠色製造與可持續發展,響應全球碳中和趨勢,通過改進生產工藝和採用環保材料,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提升產品的環保性能。
他說,所有的變革都指向客戶滿意與品牌建設,通過個性化定製和快速響應,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同時在海內外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