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鴻生技上市掛牌 搶攻全球5千億元動保商機

永鴻生技(6936)28日正式上市掛牌交易,永鴻生技今日正式轉上市,成為台灣首家掛牌的專業動物藥廠,掛牌承銷價28.01元,競拍超額認購達 4.64 倍,另公開申購率僅為1.26%,顯示市場對永鴻生技的未來的成長性抱持高度期待。
永鴻生技為永信投控(3705)旗下一員,由永信藥品於2016年收購外商藥廠,並將原有動物事業處獨立合併,就此成為全台頂尖大型動物藥廠。主要從事產銷化學藥物與飼料添加劑等動物用產品,擁有超過300張國內動物產品許可證,產品分為四大類:治療性藥品、含藥飼料添加劑、非含藥飼料添加劑及寵物用藥與保健品。曾榮獲第29屆「國家磐石獎」、連續三年獲美商鄧白氏「中小企業菁英獎」、農業部「科技農企業菁創獎」等肯定。
永鴻生技秉持著永信藥品的製藥基礎,以人用藥的標準,從研發、生產、通路至技術服務,掌握禽畜保健一條龍作業。為台灣第一家取得WHO GMP認證的動物藥廠,以及GMP、FAMI-QS、ISO9001認證的高品質動物藥廠,更是品項最完整的動物藥廠,具15條生產線、超過350種品項,具有人用藥規格之無菌一般針劑及高致敏針劑產線,提供高品質動物用治療針劑。期望以人用藥的規格拉高動物藥的品質,為台灣畜牧養殖產業,提供更完善且符合需求的高優質動物藥品、保健品和各類疾病控制、治療、飼養管理等全方位技術的支援服務。
團隊具多年研發、製程放大經驗,掌握多項微生物培養技術,具備多元劑型及完善的分析方法開發平台,可為客戶提供最佳的抗生素、傳染病治療藥物,以及酵素、益生菌、輔助飼料配方,產品多元且品質聞名業界。已擁有國內外超過300張以上的動物用產品許可證,並積極開發東南亞、日本市場,營收逐年穩定成長。
第一方面為全球動物保健市場成長。隨著全球人口成長及對安全、高品質肉類消費需求增加,全球肉品、水產品消耗量上升;同時北美及歐洲等先進國家對肉品品質的要求及監管,帶動了肉製品標準化,提高各種動物藥品、飼料添加劑的需求。
全球動物保健市場規模依據Precedence Research市調公司資料,在2021年為531.5億美元,預期2030年可成長到768.2億美元,自2022年至2030年的年複合成長率4.2%。全球動物藥品部分,依據 Vantage Market Research 市調公司資料,2020年規模為243.1億美元,預期在2028年可達407.5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6.67%。在飼料添加劑部分,Grand View Research 調查報告,2022年市場價值為407.4億美金,並自2023至2030年將以年複合成長率3.6%持續成長。
永鴻生技擁有東南亞、日本、中南美及俄羅斯等地的外銷許可證,是全台唯一同時符合歐盟標準,具WHO GMP、 GMP、FAMI-QS、ISO9001認證的動物用製藥工廠,近年積極佈局海外市場,外銷營收占比來到17.33%,將隨全球市場升溫拚外銷營收成長。
第二方面將進攻國內寵物市場。隨全台少子化、人口老化、家庭關係淡薄化及人際關係疏離,國人飼養寵物意願增加,2021年全台犬貓數量已達295萬,首度超出15歲以下孩童人口數(289萬),推估到2040年,全台將有1,200萬隻毛小孩,預估整體寵物產業產值可超過5~600億元。永鴻生技自2020年推出自有品牌「可沛寵藥」,專注於寵物專用藥品的開發,並依據市場的需求增加適合寵物獸醫使用的產品規格,使我們視為家人的毛小孩也能有合適之劑量劑型的藥品可使用;並保持開放的態度,持續評估、引進國外優質寵物用保健品;同時也正積極投入保健品的研究開發,以健全寵物市場產品線,提供動物醫院及飼主更多的服務,讓毛小孩有更好的選擇。
日前與專注寵物癌症治療的生技創新公司寶泰生醫已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攜手開發針對寵物癌症、心臟疾病的治療性產品與創新抗體藥物,旨在進一步提升永鴻生技現有產品線的價值,並拓展寵物醫療領域的創新潛力,共同搶攻全球 5000 億美元寵物市場。此外,永鴻生技也參與寶泰 Pre-IPO現金增資,深化雙方的長期合作關係。同時,雙方也計畫延攬更多國內外專業夥伴,共同打造「抗體寵藥國家隊」,提升台灣在全球動物生技產業的競爭力。
在財務表現上,永鴻生技2024年營收/12.94億元,年增7.17%;2022~2024年每股稅後盈餘(EPS)分別為1.69元、1.38元、2.06元,2025年第1季EPS更已達0.53元,公司盈利質量穩健提升。
展望未來,永鴻生技將持續深化核心能力,提升產品競爭力及品牌影響力,朝向亞太區動保市場第一品牌的目標邁進,並持續激發能量、穩固台灣內需,積極佈局亞洲,產品產能質量精進,為經營戰略建立穩固磐石,並大幅提升產能,增加在國際動保市場的創新發展,堅持「坐穩台灣 躍進國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