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力拚無罪?虐童剴剴案今開庭 保母姊妹指「他自虐撞頭」

點子農場/借鏡瀨戶內藝術祭成功方程式

2025年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開幕的前兩天,由台日兩地創意人和藝術家組成的「台日共丸聯盟」發表了「台灣自己館」和「月亮上的台灣」等作品。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自2010年起每三年舉辦一次,已成為日本面向世界的文化外交旗艦計畫。而「台日共丸聯盟」在這個國際平台上的登場,象徵著民間文化力的崛起,也象徵著台灣的在地創造力,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被世界看見。

這一次,我不只是觀察者,也是參與者。從大阪世博到瀨戶內藝術祭,參與的不只是一場展覽,更是一場島嶼與世界對話的儀式。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最大特點,是它不將藝術封存於美術館,而是讓藝術走入村落與海岸線。每一件作品,都與當地居民、地景、歷史產生交集。策展人北川富朗曾說:「我們不辦展覽,我們只是讓地方自己說話。」

而這樣的「說話方式」,不只是藝術,更是公共性與社會性的展現。這場藝術祭有三大影響力:推動地方創生、強化國家品牌,以及盤活觀光與在地經濟。

藝術祭源於1990年代福武總一郎與安藤忠雄在直島的文化實驗。當初只是地中美術館與幾件建築作品,後來由北川富朗策展,擴展至整個海域,涵蓋12座島嶼與二座港口,形成一個藝術與地方創生共構的文化網絡。

2025年,這場藝術祭邁入第六屆,除了承襲過往「藝術介入土地」的理念,也開始更多強調國際共創、青年返鄉、數位與永續議題,形成一個面向未來的實驗場。

這不只是一場展覽,而是一個「地方成為未來場域」的總體設計實踐。瀨戶內海的日文原名「Setouchi(せとうち)」意為「瀨戶的內側」,象徵著一個多島、多聲、溫潤而包容的海域。這片海,不只是地理空間,更是一個精神框架與行動平台。從「創意、公益、生意」三者結合來看,它的運作極具智慧與平衡感:

首先是創意,每件作品源自地方記憶與在地工藝,讓創意根植土地。其次在公益方面, 社區參與、居民共創,讓藝術與生活連結成共好機制。第三為生意,透過旅遊、文創、文化資產轉化,建立可持續經濟模式。

為了讓這場經驗成為可供台灣參照的模式,我歸納出一套「Setouchi方程式」,每一字母都代表一個策略要點:

S-Story,敘事本位:從地方語言、記憶、傳說中策展,轉化為作品與品牌。

E-Ecosystem,生態系統:藝術家、居民、企業、政府共創的長期合作平台。

T-Tourism,策展觀光:用參與式旅遊與學習型策展吸引高質量旅人。

O-Ownership,在地所有權:居民參與、共享成果,地方變成行動主體。

U-Uniqueness,獨特性設計:每島每村皆獨立策展,不複製、強調不可替代性。

C-Continuity,長期持續性:不以一次活動為終點,而是制度性再生。

H-Humanity,人文核心:尊重土地、老人、記憶與勞動者,以情感為本。

I-Internationalism,國際連結:小島即世界舞台,透過策展與共創擴展文化外交。

瀨戶內藝術祭啟動了「島嶼重新思考自身價值的可能性」。台灣擁有更多的島嶼、更高的文化密度與活力,無論是澎湖、馬祖、小琉球,還是山城、原民部落,都是未來可能的「台灣Setouchi」。

日本 美術館

延伸閱讀

上野文青漫步散策! 貓咪主題特色書店x百年老宅咖啡廳 延續藝術的感動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活動晚間登場 300秒煙火點亮鶯歌夜空

新北市美術館盛大開館 即日至6月30日免費入館

用藝術溝通 50名國內外藝術家齊聚雲林交流

相關新聞

磊山保經榮獲聯經第二屆「人文企業獎」 藝文推手典範獎

磊山保險經紀人公司長期致力於推動藝文與公益發展,於28日榮獲由聯經出版主辦的第二屆「人文企業獎」「藝文推手類–典範獎」殊...

巨城慶生日!期許持續打造創新有溫度的暖商場

Big City遠東巨城購物中心28日歡喜慶生,自2012年開幕至今已近2億人次造訪,串聯生活、時尚、美食、娛樂一站購足...

潤泰新攜手琉璃藝術家施秀菊 舉辦原民文化藝術展

為落實企業社會責任(ESG)並推動在地文化永續發展,潤泰創新特別攜手排灣族琉璃藝術家施秀菊,於TSUTAYA BOOKS...

台南晶英攜資生堂國際櫃 打造「極上御藏」主題房

台南晶英與日本頂級保養品牌-資生堂國際櫃合作,採用被譽為皇室級頂奢抗老保養品,推出「極上御藏 晶萃時光」主題房,在榻榻米...

打炒房奏效!短炒客退散、持有這時間出售成主流

政府打炒房奏效,短期投機客收手。根據財政部房地合一稅最新統計資料,隨著打炒房政策加壓,第七波信用管制上路後,2024年Q...

7-ELEVEN 推免剝殼「動福滷蛋」 每顆18元搶攻夾經濟

7-ELEVEN即日起於26間門市限定門市販售—「動福滷蛋」,這款滷蛋不用剝殼,每顆販售18元,邀請消費者嚐鮮體驗,後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