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追蹤/後摩爾時代 半導體大缺才

面對全球科技加速發展與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半導體產業正邁入技術融合與應用雙軸並進的新轉型階段,「人」也成為產業攻防的核心資源。工研院與104人力銀行聯合發表《半導體業人才報告書》,從產業趨勢、徵才需求、薪資結構到理想人才樣貌,全面解析後摩爾時代半導體產業的人才需求與升級契機。
此次報告書整合104的職場數據與工研院對產業結構的深度洞察,聚焦當前企業最關注的三大痛點:一是關鍵技術人才短缺,尤其在AI應用、新興技術與系統整合職能上,人才供需落差日益明顯;二是薪資落差與招募競爭加劇,導致留才難度升高;三是技術職需求型態轉變,企業更重視具跨領域整合、國際視野與終端應用場景產品化能力的人才。
截至2025年5月,半導體產業整體職缺數已回升至疫情前高點,當月人力缺口達3.4萬人,主要集中在「生產製造/品管/環衛類」、「研發類」與「操作/技術/維修類」三大職類。
以2023年10月與2025年5月兩個時間點相比,「生產製造/品管/環衛類」從5,600個工作機會攀升至近1萬個,增幅達77%,反映晶圓廠擴產、先進製程與先進封裝投資增加,對製造工程人力需求增多。研發職缺則從6,000筆增長至超過9,300筆,反映AI、異質整合與新興應用帶動高階研發人才需求。「操作/技術/維修類」則從4,300個工作機會增長至7,240個,增幅67%,反映先進製程與先進封裝產線擴展,機台操作與維護人員需求上升。
半導體業缺才嚴重,由於技術門檻高、訓練周期長,「操作/技術/維修類」供需比僅0.2,等於每五個職缺僅有一位求職者。「生產製造/品管/環衛類」因製程複雜,設備操作與維護需大量工程師,平均每個工作機會僅分到0.4名求職者;「研發類」隨著AI應用全面擴散缺口變大,平均每個工作機會僅能分到0.45名求職者。
而半導體想招募的人才也不限於理工背景,文科生也有機會。報告指出,「操作/技術/維修類」工作著重實作與現場技能,多數企業可提供訓練,58%職務科系不拘比例最高。「生產製造/品管/環衛類」雖具技術門檻,但多屬執行性質,部分工作也可透過內部訓練補足,38%職務科系不拘彈性中等。相較之下,「研發類」職務需具備電機、電子、材料等專業背景,高度要求理論與技術知識,對科系限制最嚴,職務科系不拘的比例僅23%。
報告書同時揭示十大熱門職務年薪中位數,以「類比IC設計工程師」、「資訊軟體系統類」與「研發相關職類」為最高,年薪均突破百萬元門檻,顯示高階技術職具備高度市場競爭力。
而半導體產業的理想人才樣貌輪廓,除誠信正直、問題解決等核心職能外,「主動積極」、「跨域整合能力」與「國際移動力」被視為未來關鍵素質;在性格特質方面,抗壓性與主見性則是穩定任職的重要指標,有助於面對高壓與快速變動的工作環境。
科系方面,根據《2025半導體業人才報告書》,「操作/技術/維修類」工作著重實作與現場技能,大多數企業都可提供訓練,58%職務科系不拘比例最高。「生產製造/品管/環衛類」雖具技術門檻,但多屬執行性質,部分工作也可透過內部訓練補足,38%職務科系不拘彈性中等。相較之下,「研發類」職務需具備電機、電子、材料等專業背景,要求高度理論與技術知識,因此對科系限制最嚴,職務科系不拘的比例僅23%。
針對未來人才策略,報告也提出兩大建議,一是加速前後段製程整合型人才布局、強化供應鏈協同;二是面對應用驅動設計開發流程的新趨勢,企業須同步調整人才培育與引才策略。建議措施如設立「跨國輪調制度」拓展國際視野、導入「AI應用導向設計團隊」強化產品落地、推動「雙軌職涯制度」提升技術人才留任意願;並透過導師制度、跨部門專案與產學合作課程,深化實務訓練與關鍵技術養成,強化組織的彈性與韌性,為產業留住關鍵人才。
訂閱《科技玩家》YouTube頻道!
💡 追新聞》》在Google News按下追蹤,科技玩家好文不漏接!
📢 HTC VIVE Eagle智慧眼鏡5大亮點!AI助理拍照、翻譯菜單、定價15600元
📢 ASUS RT-BE3600M初音未來路由器開箱!Wi-Fi變Wife 「雙老婆」伸觸角天天抱
📢 便宜資費懶人包/4G吃到飽方案特價、5G方案祭399拚了
📢 燒壞2支iPhone!3C達人睡覺充電噴10萬 改用4招「快1年電池健康度96%」
📢 免費貼圖來了!超Q峮峮陪你到2026年、這款「終身免費用
📢 ChatGPT升級GPT-5變笨「懷念老朋友」!改回舊版GPT-4o教學在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