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衝突升溫 無人機台鏈獲急單

印巴衝突持續升溫,供應鏈業者傳出,國際軍事採購業者已向台灣無人機供應鏈提出急單需求,規模數千架,將採購自殺型無人機,且不排除持續追單,首批訂單6月出貨。
業內盤點,相關供應鏈業者包括雷虎(8033)、亞航(2630)、長榮航太(2645)、中保科(9917)、中光電(5371)、世紀民生(5314)等,都有望因此受惠。
巴基斯坦稍早傳出已暫時關閉領空,亞洲地區空中航路受阻,顯示雙方緊張加劇,地域動盪情況擴大,無人機等相關需求持續擴大。
據悉,這也是繼俄烏戰事之後,國際向我採購軍用無人機的第二例。至於究竟是哪一方委託採購,目前業者以保密協議為由拒絕透露;據了解,無人機的需求達數千架,首批訂單可望在6月出貨。
業界指出,無人機在俄烏戰爭中大量投入戰場應用,加上近日烏克蘭的無人艇發射飛彈擊落兩架俄羅斯戰鬥機,再度引發全球矚目;另外,印巴衝突也持續升溫,都帶動無人機等無人載具的需求。
今年2月在德國舉行的「2025 Xponential Europe海陸空無人載具及自駕系統產業鏈展」,雷虎科技發表無人機飛控、變速器等關鍵零組件,就受到高度矚目,當場簽下首張合作意向書,將採技術合作在台灣生產X翼型精準攻擊無人機,搶攻亞洲市場。
雷虎科技表示,台灣無人機去紅色供應鏈,受到歐洲無人機大廠的重視,這些無人機廠技術成熟,尤其擁有供應烏克蘭戰場使用無人機的技術與經驗,希望與台灣的廠商技術合作,共同搶攻亞洲市場,值得國內廠商關注。
亞航日前剛公布獲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授權「中型無人機複材機體製造」技術,並取得完整授權藍圖與技術文件,授權期間為五年,成為全國首家取得中科院無人機技術授權的民間指標企業。
國防部於2024年公告首批六款「軍用商規無人機」標案,得標類型包括艦載監偵、陸用監偵、監偵型、微型、目獲型與戰術型無人機,主要得標廠商長榮航太與中光電,目前均已完成原型機交付,進入測試驗證,預計2025年至2026年陸續交貨。
其中,中光電主要透過子公司中光電智能,進軍軍用無人機與自主移動機器人領域,取得國防部微型及監偵型無人機標案,總計超過3,000架,總金額約22億元。
中保科也強攻AI無人機供應鏈,除與奧榮科技策略合作,聯合推出「自動化無人機巡邏服務解決方案」之外,也攜手聰泰科技(5474),打造台灣首台「動態追蹤雲端AI無人機」。
政府自2022年起推動「無人機國家隊」政策,以嘉義作為無人機產業聚落核心,目標至2028年無人機年產值可超過300億元,月產能提升至1.5萬架。由於台灣屬非紅供應鏈體系,在市場極具競爭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