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民調/賴清德滿意度與不滿意度死亡交叉 信任度大跌8%

檢調兵多路國民黨基隆市黨部也被搜索 鎖定偽造連署案

南韓驚傳校園攻擊!高2生持刀砍校長釀重傷 書包藏多把菜刀鐵鎚

華碩營業報告書出爐 施崇棠:今年持續全方位拓展AI領域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透露「這部分我們也已經如火如荼,內部已經發動計畫」。未來一定會往機器人方向走。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曾吉松攝影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透露「這部分我們也已經如火如荼,內部已經發動計畫」。未來一定會往機器人方向走。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曾吉松攝影

華碩(2357)營業報告書出爐,董事長施崇棠指出,2024年華碩年度獲利創歷史次高,並順利完成多項關鍵策略目標,綜觀華碩在2025年的重要策略目標,將持續拓展AI領域,以AI賦能產品與服務,涵蓋AI PC、AI Server、Edge AI、AIOT等全方位使用場景。

回顧去年,施崇棠表示,2024年華碩團隊成功達成真正的再進化,年度獲利創歷史次高,並順利完成多項關鍵策略目標 – 在Copilot+ PC市場取得領先者優勢、奠定電競筆電的品牌首選、提前達成伺服器營收增長目標、開放平台產品持續在產品與營運上創新,建立無可撼動的領導地位。

展望今年,施崇棠指出,AI的發展浪潮更加宏大,革命性的創新或在不遠時日,政經環境亦更為動盪難測,變動的時代是華碩團隊發揮能力的最好舞台,世界變化的速度越快,華碩的進化也會更大。

華碩以「全方位的AI公司」為目標,透過「Ubiquitous AI Incredible Possibilities」的策略,推動AI在產品與服務的全面應用。

施崇棠指出,AI賦能的進展雖仍處初期,個人電腦運算產品的使用者效用與價值已逐步提升,未來數年市場產值有機會邁入健康增長週期。在此趨勢下,產品的迭代升級與策略專案將更具戰略意義,A產品與AI應用的多元化發展,將驅動市場加速創新與變革。

他說,過去在技術規格平穩時期,華碩以「漸進式創新」創造差異化與競爭優勢。面對即將加速的市場變革與科技升級,華碩將展現積極企圖全力投入,尋求實現「躍進式創新」,擴大競爭優勢。

綜觀華碩在2025年的重要策略目標,將持續拓展AI領域,以AI賦能產品與服務,涵蓋AI PC、AI Server、Edge AI、AIoT等全方位使用場景。華碩也將積極發展高階產品與高附加價值用戶,提升用戶體驗與品牌價值,電競產品已成為華碩核心事業之一,並成功奠定高階用戶的品牌心占率。

在企業市場,華碩將強化區域布局,深耕重點國家的商用市場與通路。在產業策略面向,將攜手關鍵平台大廠共同開發AI驅動的產品與應用,加速產業創新與進化。

AI 施崇棠 華碩

延伸閱讀

跟國安基金進場賺13%!實測華碩(2357)躺賺:「糖漿勝率真的無敵」

訊連揪華碩 深化 AI 布局

AI前6小時就發猝死預警!華碩攜台大、國科會推AI猝死預警系統

期交所公告 調整華碩等25檔股票期貨及華碩選擇權保證金適用比例

相關新聞

深化東南亞經貿布局 康舒董座許介立:擴大合作才能克服挑戰

電電公會副理事長暨康舒(6282)董事長許介立25日指出,台灣近2年在東南亞地區累積的貿易總額不斷成長,也讓台灣坐穩了東...

日亞化追討德國舊案賠償 億光反擊:專利已過期 無礙現有產品

LED封裝大廠億光電子(2393)針對日亞化(Nichia)日前發布有關德國訴訟的聲明做出回應,強調該損害賠償爭議是20...

Gogoro:在美那斯達克申請轉板 仍維持上市資格

睿能創意(Gogoro)在美國資本市場動向備受關注,Gogoro今天上午接受記者詢問回覆,已提出申請由美國那斯達克全球精...

可成外資股東TIH再發聲明 駁斥中資傳聞

可成(2474)外資股東 TIH 28日早上再發出聲明稿,全力駁斥中資傳聞,以下為聲明稿內容:

AI肯定會取代人類 未來企業規模更小、老闆更賺

AI 不只知識豐富且愈來愈人性化,許多小朋友都已經習慣每天與 AI 對話,讓人遇見未來世界的互動樣貌。

三星停產DDR4傳聞 預示景氣轉折或產業大洗牌

美國總統川普發動關稅戰後,全球股市及經濟大震盪,唯有DRAM族群一度逆勢竄起,且漲勢兇猛。原來是市場趁全球DRAM龍頭三星停產部分DDR4 DRAM點火,後經三星澄清並非全數停產DDR4 DRAM。DRAM產業與景氣連結度高,反映現階段市場上有人看到機會,有人卻看到背後隱藏的危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