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核電1元、風電6元」童子賢酸爆能源政策:不會持家就辭職

名將不名譽/周至柔偽造身分助愛子逃美兵役 遭美媒爆料

保險業喊全資設長照機構 金融總會發表白皮書 建議衛福部鬆綁法規

金融總會2025年金融建言白皮書期中報告中,建議衛福部開放金融保險業投資長照服務機構。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金融總會2025年金融建言白皮書期中報告中,建議衛福部開放金融保險業投資長照服務機構。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隨著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長照3.0、健康老化、在宅醫療等議題成為關注焦點,而金融總會2025年金融建言白皮書期中報告中,建議衛福部開放金融保險業投資長照服務機構,建議修法重點包括金融保險業可全資設立長照機構、保險業經營長照機構應具一定規模,以及費率採自由競爭機制。

壽險業者紛紛表示,「樂見」,並期盼能進一步放寬法規政策,擴大保險業者參與長照事業的空間。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針對金融建言白皮書期中報告中,建議開放金融保險業得投資或全資設立長照服務機構一案,業者亦提出具體建議,如金融保險業經營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應具有一定規模,並與目前市場中小型機構所提供的服務有所區隔,主管機關可訂定「開放經營主體」與「入住資格」,規範一定床數以上之住宿式長期照顧服務機構得採公開發行股份有限公司設立。

同時,業者建議,為使住宿型長照服務事業能依市場需求與發展定位多元發展,促進業者良性競爭。建議收費標準採市場自由競爭機制,修法鬆綁收費須報地方主管機關審核之程序及收費上限之規定。

台灣人壽董事長許舒博表示,台灣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只靠社福來做安養、療養機構還是不夠的,長照必需融入商業保險模式,以克服僅依賴社福資金所導致的環境與服務不足問題,像是結合保單如長照險,投保者可選擇領取現金,或選擇實質入住並享受照護服務。儘管金融保險業開設的長照機構可能收費上會高一些,但也能提供比一般社福機構更高標準的環境、設備、照護與課程,這也是未來台壽要發展的方向。

國泰人壽執行副總林昭廷表示,開放金融保險業可投資或全資設立長照服務機構當然是一個好的方向,也多一個台灣可投資的機會,亦能幫助整個產業發展,加上未來會有愈來愈多民眾需要長照機構服務,若能夠開放也非常樂見。

新光人壽則建議彙整《保險法》、《長照服務法》、《老人福利法》等相關法規,並明確主管機關權責,提升業者遵循效率。並建議仿效「促進金融科技發展五策略」成立「金融科技產業聯盟」方式,成立長期照護專業平台或籌設私募基金,以降低壽險業進入門檻為改善壽險業投資長照機構的誘因,可從法規面著手,修正《長照機構法人條例》,放寬壽險業在法人中董事與監事席次比例限制,讓壽險業者具備實質經營參與權,提升資金投入意願。

長照 壽險業 保險

延伸閱讀

中市失智症患者3萬5627人 民代:仍有近4成家庭在掙扎

看關稅與232條款影響 金管會:保險業流動性無虞

7億打造!桃園觀音200床長照機構今動土 2027年完工

北市長者近58萬人…長照負擔壓力大 22院所推出院長照服務

相關新聞

全球央行最大金磚!我黃金博物館躺「大寶貝」 市值破7億保險費逐年調漲

新北市黃金博物館今天表示,1月至7月入館約18萬人,其中鎮館之寶大金磚是吸引觀光客的利器;因價值已超過新台幣7億元,除2...

南橫公路墜谷男子救妻小3度跳坑引爆意外險理賠爭議 保險釋疑一次看

高雄南橫公路因連日豪雨導致路面坍塌,導致李姓男子一家5口返家途中墜谷,一家五口兩死三失蹤,昨傳出保險公司以李男曾三度折返...

美PPI高於預期美元走強 新台幣小貶2.2分收30.01元

由於美國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漲幅超過市場預期,美元今天反彈走強,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早盤跌破30元整數關卡,吸引出口...

意外險不理賠惹議 產壽險公會:「明知危險而為之」行為非不保事項

產險公會與壽險公會今天發表共同聲明,針對「南橫公路墜谷事件,意外險不理賠」一案,經審酌保單條款及保險實務,因「明知危險而...

臺銀人壽擬私募辦理現金增資 最高100億元

臺銀人壽董事會14日決議以私募發行普通股不超過100億元辦理現金增資。資金用途為增加自有資本以延續轉型成果及強化財務結構...

央行澄清危老都更貸款不受管控影響 金額與比重雙升

針對外傳中央銀行將在9月討論把都更、危老重建貸款排除於不動產貸款計算範圍,央行今日澄清屬臆測,強調相關貸款向來不受選擇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