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金融大回饋論壇/金管會銀行局長童政彰:倡議式監理 鼓勵具特色機制
金融回饋該如何落實與檢視?銀行局長童政彰昨(6)日表示,金融業對社會的回饋不應流於形式,而是與核心經營、內部文化緊密連結。金管會並未以法令強制推動金融回饋,而是採取「倡議式監理」,鼓勵金融機構主動設計具自我特色的回饋計畫,從政策引導走向文化深化。
童政彰指出,回饋不只是財務報表上的捐贈數字,更可轉化為提升員工向心力、預防風險的內在力量。實務觀察顯示,回饋機制紮實的機構,行員滿意度與忠誠度通常較高,舞弊案件也相對較少,這種「軟性效益」正是金管會關注的關鍵。
他舉例,一位退休分行經理曾靠觀察員工生活壓力、財務狀況,協助降低舞弊風險,這正是金管會倡議的「KYE」(Know Your Employee)概念─關懷員工本身就是一種回饋。金管會也正研議,未來如何將回饋成果納入治理評估機制。
目前回饋倡議以銀行業為主,金管會期望未來能擴大至證券、期貨、保險等業別,形成跨業參與的社會回饋文化。
童政彰指出,國際已有相似趨勢,如美國《社區再投資法》會定期評估金融機構對社區經濟發展的貢獻,因此外銀海外布點對當地社區的回饋承諾,也會是監理機關關注的重點。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