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中關係回溫前過境…賴總統出訪時點尷尬 延後恐更難安排

美中第三輪經貿會談結束 川普:談判非常好 今年內「川習會」有譜

5縣市大雷雨狂轟 中南部慎防致災雨 吳德榮:下周三再轉盛夏

泰柬爆軍事衝突 金管會統計金融三業加基金總曝險2788.59億等值台幣

泰柬爆發軍事衝突,金管會統計金融三業加基金總曝險2788.59億等值台幣。圖/本報資料照片
泰柬爆發軍事衝突,金管會統計金融三業加基金總曝險2788.59億等值台幣。圖/本報資料照片

泰柬爆發軍事衝突,金融三業在當地的曝險受高度矚目,金管會最新統計,合計金融三業加上基金的曝險,截至今年六月底,泰國為1779.93億等值台幣、柬埔寨為1008.66億元,合計共2788.59億元,其中,投信業者所發行基金在柬國的投資曝險已降為0。

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指出,全體國銀共有10家國銀在泰國設點,總共有90處據點。其中,台銀、一銀、華銀、上海商銀國泰世華,輸銀,玉山,台新,中信等九家在泰國設辦事處、兆豐、中信銀亦有2家子銀行,其中,中信71家、兆豐4家,另外中信在泰國還有4家分公司。

王允中表示,統計顯示近三年獲利在泰國的獲利,分別為113年台幣18.9億,112年30.6 億 111年為31.54億元;泰國曝險金額截至六月底為1106億元,較113年同期的1221億元,減少115億元,減少9.4%;柬埔寨則曝險1004億,較去年同期1299億減少295億元,減少22.7%。王允中並分析,減少的部位,主要以拆存為主,減少107億元。今年六月底,拆存為107億,授信450億、投資549億,而去年六月底分別為171億、518億、530億。至於柬國,今年六月分別為104億、613億、287億,去年六月底分別為139億、997億、163億。目前全體國銀在泰國與柬國的曝險對海外總曝險比重,分別占比0.82%及0.74%

王允中指出,銀行局對國銀的海外營運,都已有一定的風控機制,包括要求銀行設立專責單位作風控、提高備抵呆帳,檢視風險胃納及風險機制,並監控海外曝險變化,來掌握海外營運風險;至於個別區域事件,銀行局亦會提醒銀行滾動性檢討強化風控措施,尤其要重視員工在海外的人身安全。

在保險業方面,蔡火炎指出,今年六月底投資至泰國金額合計為575.13億,相較去年628.15億已下降53億;柬國今年六月投資金額為0.89億元,均為產險業投資,去年同期為0.99億元,保險局已特別發文要保險業者在投資時注意地緣政治風險,內部要有呈報措施。至於泰國投資標的,蔡火炎指出,主要仍以固定收益商品為主,不見得只有主權債,也包括公司債,目前了解較沒有不動產類投資。

高晶萍指出,證券商有在泰國及柬埔寨投資,券商今年六月底為62.56億,占證期業曝險0.79%,柬國為3.77億,占淨值為0.048%;基金的曝險,114年六月底,投資泰國標的為36.24億,63檔基金,占投信基金9兆多規模約0.037%,去年同期分別為38.82億、68檔、占比8兆多全體基金規模比重0.046%,截至六月底已沒有投資柬國金額,去年六月底為3.44億,10檔,占比0.004%。

金管會 泰國 柬埔寨 國泰世華 上海商銀

延伸閱讀

泰柬達成停火:零星衝突仍在發生,邊境是否能達成真正和平?

泰國柬埔寨同意停火後 川普居功再通話兩國領袖

曼谷市場爆槍響含犯嫌共6死 警稱無涉泰柬衝突

馬來西亞總理:泰國與柬埔寨將立即且無條件停火

相關新聞

台幣重貶1.83角 淪最弱亞幣…拋匯轉為觀望

美國陸續與多國達成貿易協議,美元指數大舉反彈,已回升至99以上,非美貨幣貶壓加大,新台幣昨(29)日盤中連續貶破29.6...

金融業喊降稅 拚亞資中心…白皮書出爐

2025年金融建言白皮書期中報告昨(29)日出爐,業者喊降七項金融稅制中,有四項都與推進亞資中心有關,包含設立家族辦公室...

財部:金融業降稅先由金管會評估

金融業者提出七項減稅建言,包含延續公司債、債券ETF免徵證交稅優惠等。財政部官員昨(29)日表示,租稅優惠是否持續、或是...

壽險資金投入基建鬆綁 限額拉高到15% 投資總量能近5兆元

金管會昨(29)日指出,為配合「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將修改相關法規,有三大亮點,一、壽險資金准投入政府核定的「基礎建...

玉山AI金融顧問 量身解答

玉山銀行與Google Cloud合作,昨(29)日宣布推出「AI房貸顧問」及「投資i-chat」生成式AI諮詢服務,顧...

台新新光金 好康放送

台新新光金控在董事長吳東亮帶領下於7月24日完成合併,成為國內首樁金控合意合併,合併後總資產躍升為台灣第四大金控公司。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