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壓力測試 首增對陸曝險、加重不動產擔保品下跌模擬

金管會上周二(六日)發出銀行業壓力測試考卷,與兩年前的公版版本相比有兩大差異,第一,首度新增對陸曝險加壓,第二,加重對國內不動產擔保品下跌模擬測試,新版本對大陸曝險及不動產集中度較高者,測試壓力加重,未過關將讓大股東面臨增資壓力。
金管會官員說,增加加壓情境主要是觀察國內外的重要經濟變動因子,包括川普關稅戰引發美中貿易紛爭,以及房市價量波動等,藉此做加壓模擬測試,以了解各銀行在面臨嚴峻挑戰時,資本是否足以承擔風險。這也是金管會將川普關稅戰衝擊,首度納入銀行業的壓力測試。
金管會每兩年都會做一次「公版」壓力測試,二○二三年是「升息風暴」,今年則是「川普海嘯」。二○二三年當年有三家銀行沒過關,這次情境測試大陸曝險和房市壓力,市場關注沒過關的銀行是否會較兩年前增加。
今年國銀「模擬考」新增對大陸曝險違約率測試,依國銀曝險對象適用的國際信評結果,被下調不同等級時的銀行違約率狀況,另外則是國內不動產擔保品下跌幅度加劇。其他總體經濟指標則包括國內外經濟成長率、失業率、利率水準等。
金管會要求各銀行需以去年底資本適足相關數據為計算基礎,計算壓力情境下的資本適足率和槓桿比率。其中六家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需做兩年期壓力測試,七月底前交卷,測試結果未合格者,也需同步提報因應措施。以往各銀行多以增資、或發行債務性資本工具等資本強化方案因應,大股東將面臨增資壓力。
金融業對陸曝險 創新低
觀察金融業的大陸曝險,金管會最新統計,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三業截至三月底對陸曝險八九四五點七億元、跌破九千億元關卡,創統計以來新低,較去年同期減少一四二五億元、百分之十三,年減幅續擴大,其中以銀行業近一年對陸曝險大降逾千億元最多。
陸股四月初上漲,大致反映大陸人行的救市政策,後續仍需視中美關稅談判進展,但市場憂心,在外部關稅、內需雙重壓力未減,大陸市場經濟下行風險仍高,預期台資金融業恐續減降對陸曝險額。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說,國銀對陸曝險持續減少,是因大陸經濟成長率趨緩,債務和房地產風險增加,使銀行對大陸市場持審慎保守態度。
至於三月底國銀對陸曝險占淨值比的前三大是中信銀、凱基銀和永豐銀,比率分別為百分之五十六點八、四十四點四和卅八點六;王允中指出,中信銀對陸曝險占淨值比逾五成,主因為中信在大陸做消金,業務較多所致。
不過,三月底銀行業對陸曝險占淨值比已降到百分之十七點六,證券期貨投信業為百分之一點三六,保險業曝險占可運用資金百分之○點一七,三大占比指標幾乎都是史上最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