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退燒?金融三業首季買債年減六成 全年動能保守
據金管會統計,2025年3月金融三業補債934億元,首季買債量僅剩2,085億元、年減六成,探近三年同期低點。金融圈認為,川普關稅新政讓市場波動加劇,金融業轉向長債、領息為主,全年買債動能料趨保守。
2022年美國開啟升息,使美債、海外債殖利率一路走揚,金融業2022~2023年均各砸逾兆元買債,2024年美國降息後,業者買債量跌破兆元,熱度明顯降溫,2025年波動加劇,料買債量將續縮手。
一家金控業者說,即便美債後市充滿變數,但違約風險也極低,在這波美債驚濤駭浪後,金融業者將轉加碼兼顧收益與信用評級的投資等級債,降低非投資等級債,若以穩定領息為目標者,可能會趁價格低點、分批買入。
據金管會統計,2025年3月底三大金融業持債部位32兆2,584億元,月增0.92%,若加上持股部位3兆3,971億元(均以市價計),金融業股債曝險額已達35.66兆元。
3月底美債、台債10年指標殖利率各是4.23%、1.64%均較上月小幅彈升(指價格走低),另壽險業投資最多的美國穆迪A級公司債、Bbb級公司債殖利率,3月底各大彈14和18個基本點到5.69%和5.99%,投資等級債利差0.94%,均吸引買盤進駐。
3月銀行業加碼762億元,買債量是上月的3.3倍,有部分銀行停損以減少損失,並擴大補新券、以提升未來息收,採「停舊補新」做換券。金管會統計顯示,3月底銀行債券評價損失已縮小到1328億元的近半年低點。
3月券商與壽險也一反2月減碼態勢,回頭小幅補債。其中券商加碼92億元,以回補國內債為主,壽險業也補債80億元,其中在計入3月美元升值及海外投資等級債價格兩大因素後,壽險業減碼海外債180億元、加碼國內債259億元。
首季金融三業買債2,085億元,年減6成,其中「買債王」銀行業買盤也同步年減57%到1,904億元的三年低點,買債熱度持續降溫。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